针对流程工业特点,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敏捷供需链模型及优化技术、面向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敏捷供需链协同生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协同生产计划管理;协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面向敏捷供需链的协同库存管理;敏捷供需链生产过程协调与控制方法。
建立了合作伙伴选择和评价机制。合作伙伴的评价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过程中的评价、运行过程中的评价和事后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算法。
研究完成敏捷供需链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与控制机制、整体评价体系。敏捷供需链强调通过企业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来实现企业间的精诚合作,强调联合竞争,共同盈利的合作机制,因此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切身利益,一旦分配不好,将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同时敏捷供需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运行过程中作综合评价,不断对供需链作调整,使整个供需链达到最优化运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敏捷供需链的利益分配机制;敏捷供需链的风险分担机制;敏捷供需链的风险控制机制;敏捷供需链整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敏捷供需链运行过程评价算法;敏捷供需链重组和优化策略研究。
提供了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供需链应用系统集成方法、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平台、供需链与ERP、CRM的开放式集成接口,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在XML构架中参与敏捷供需链各方商务过程(BP)的基于XML的描述;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供需链中,支持商务过程的服务接口定义和可选项的协商;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供需链中,合作伙伴间可交换的商务消息的定义和描述;支持合作伙伴间完全可互通的消息传输、路由和组装解决方案的选取,并满足供需链可靠性要求。
研究确定面向电子商务的敏捷供需链应用系统软件结构、功能模块、支撑环境和集成技术。开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流程企业敏捷供需链管理原型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子系统;物流管理子系统;协同计划管理子系统;生产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协同生产计划子系统;绩效评价子系统;风险管理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