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棉新组合浙杂2号及其制种技术的试验与示范
发布日期:2012/4/12 9:39:59
查看次数:
【字体:

    “三系杂交棉新组合浙杂2号及其制种技术的试验与示范”,是针对当前杂交棉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包括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制种技术等,以提高杂交棉的生产性状和制种效率而设立的成果转化和熟化项目。
浙杂2号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物技术学院从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组合(HS46×MARCABUCAG8US-1-88)F7的重组近交系(981191)中选得的不育系,通过对800余份陆地棉种质系进行测交而筛选到恢复系而配制的三系杂交棉组合。2003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4.2公斤,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7.7%,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继续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 97.4 公斤,为人工去雄对照(湘杂棉2号)6.1%,增产达显著水平。2004年同时参加浙江省棉花生产试验,平均子棉产量232.5公斤/亩,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10.6 %,平均皮棉96.0公斤/亩,比对照增产7.6 %。浙杂2号纤维品质优良,平均2.5%的纤维跨长为29.9mm,纤维整齐度84.5%,纤维比强度31.3cN/tex,伸长率5.8%,麦克隆值为4.5,属于优质纤维类型品种。浙杂2号的平均枯萎病发病率为20.5%,病情指数8.9;黄萎病发病率为38.0%,病情指数18.9。属于高抗枯萎病类型品种。
接产条件:
  项目需投资100万元,主要用于三系杂交棉的制种基地建设、三系杂交棉种子加工基地和设备、三系杂交棉技术培训等。

效益分析:本项目增产皮棉10公斤/亩,增收100元/亩;种子、农药、人工等节本80元/亩,合计效益180元/亩。如本项目推广100万亩,社会经济效益可达1.8亿元,而种子企业因杂交棉制种成本降低可获得十分可观的利润。
合作方式:本项目成果推广提供的内容:三系杂交棉新品种(使用权);三系杂交棉制种技术;三系杂交棉生产技术。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