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鹅健康饲养技术培训
发布日期:2010/4/15 11:49:16
查看次数:
【字体:

 

农牧业产业乡土科

技带头人培训教材

 

 

肉鹅健康饲养技术


 

通辽市技术市场促进中心

通辽市科技成果推广中心

  

编委会

总编:金淑琴

副总编:刘兴民、朱国立、陈永胜

编委:刘兴民、朱国立、陈永胜、王思珍、好毕斯嘎拉吐、贾卫星、鲁克、刘德臣、马志军。

 

 

编辑部

主编:刘兴民

副主编:朱国立

撰搞:朱国立、王思珍、好毕斯嘎拉吐、贾卫星、鲁克、刘德臣、马志军。

 

责任编辑:朱国立、贾卫

 

农牧业产业乡土科技带头人培训教材

 

一、     高淀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二、     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

三、     蓖麻高产栽培技术

四、     肉鹅健康饲养技术

五、     肉羊健康饲养技术

六、     肉牛健康饲养技术

 

                  

  

   

科学种、养、加是农牧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健康饲养技术是农牧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辽市技术市场促进中心承担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农牧业产业乡土科技带头人培训》。为了搞好培训,打造出一批能带领千村万户农牧民致富的乡土科技带头人。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了一批即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和种植、养殖能手撰写了这套玉米、红干椒、蓖麻高产栽培技术;肉牛、肉羊、肉鹅的健康饲养技术培训教材。该教材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该教材在总结了我地区多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前国内外种植业、养殖业所推广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使纳入培训的乡土科技带头人,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和接触到当前这六大产业所推广的最新种、养技术。该教材内容丰富,实用性、可操作性强,语言准确精练,且通俗易懂,是编撰者多年在深入基层为农牧民服务中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技术总结和集成。

我们衷心期待这套系列培训教材能在通辽市农牧业产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成为农牧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剂,农牧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通辽市科学技术局、通辽市农牧业局、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通辽市宏博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开鲁县津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及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具有多年种植、养殖经验的专业户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编委会

20088

 

 

   

  

 

第一章  鹅的品种------------------------------------------------2

一、小型品种-----------------------------------------------2

二、中型品种-----------------------------------------------2

第二章  孵化-------------------------------------------------------3

一、种蛋选择-----------------------------------------------3

二、种蛋消毒-----------------------------------------------3

三、种蛋贮存-----------------------------------------------3

四、孵化方法-----------------------------------------------4

第三章  鹅的饲养管理------------------------------------------5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5

二、中鹅的饲养管理------------------------------------- 7

三、种鹅的饲养管理-------------------------------------11

第四章  疫病防治 -----------------------------------------------16

一、小鹅瘟------------------------------------------------16

二、鹅副粘病毒病----------------------- 17

三、鹅鸭瘟病毒感染------------------------------------ 18

四、鹅高致病性禽流感-----------------------------19

五、沙门氏菌病(禽副伤寒)------------------------20

六、小鹅流行性感冒-------------------------------21

七、鹅巴氏杆菌病----------------------------------------21

八、鹅卵黄性腹膜炎(蛋子瘟)---------------------23

九、鹅曲霉菌病-----------------------------------23

十、鹅绦虫病-------------------------------------24

十一、鹅球虫病-----------------------------------25

 

 

 

肉鹅健康饲养技术

 

鹅是以草食为主的水禽,与其它动物比较,消耗粮食较少,而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饲养设备简单,饲养技术容易掌握。养鹅投入少,饲养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养鹅业可以提供鹅肉、羽绒、鹅肥肝等产品。由于鹅以草食为主,食物中人工添加物质很少,所以鹅肉是可以使人们放心的安全食品。鹅肥肝是世界上一些国家比较喜欢的食品,可供出口贸易。因此,肉鹅是饲养业中最为经济又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目前已成为全市农牧业十大支柱产业之一。

第一章  鹅的品种

一、小型品种

(一)豁鹅  豁鹅原产山东省,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等省,是我国小型蛋用鹅的优良品种。豁鹅体型较小,体质细致紧凑,羽毛全白。颈细长,向前似弓形。喙、蹼和瘤均为橘黄色。成年公鹅平均体重3.54.5千克,母鹅2.8~~3.5千克,初生重95克左右。母鹅性成熟较早,开产日龄为210日龄左右,一般多在正月开产,在放牧条件下年产蛋80枚,适应力强,肉质好。

(二)籽鹅 

是东北地区的良种鹅之一。体型小,羽毛洁白,头小,在喙的基部有个肉瘤。眼睛为青灰色,眼圈金黄色。颈细长,背平直,胸部丰满向前,腹部柔软,富有弹性。喙、瘤以及腿、蹼等均为橘黄色。成年公鹅平均体重3.9千克,母鹅3.3千克。籽鹅具有早熟、产蛋多、肉质鲜嫩肥美、食量少、耐粗饲等特点。56月龄开产,年产蛋100枚左右,平均蛋重107克,重的可达150克左右,蛋壳粗糙,为白色。

二、中型品种

(一)溆浦鹅

 原产于湖南省溆浦县。溆浦鹅头大,肉瘤高,20%头顶长有一撮球形羽束,称“顶心毛”。颈粗长,体躯长,前胸发达,尾部狭长,羽毛有白色和灰色两种。成年公鹅平均体重56千克,母鹅4.55千克90日龄平均活重约4.4千克.母鹅7月龄左右开产,年产蛋平均30个,蛋重185。溆浦鹅生长快,觅食能力强,产肥肝性能好,经填肥1428天,肝重可达480以上,最大肝重929,是目前我国已知最优秀的肥肝鹅品种,溆浦鹅产毛性能好,是拔毛的优良品种,在品种改良中常做父本。其缺点是产蛋少,繁殖力低。

(二)莱茵鹅 

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以产蛋量高、繁殖力强而著称。莱茵鹅体形中等偏小,成年公鹅平均体重6.57.5千克,母鹅5.56.5千克,60日龄平均活重约4.24.3千克,肉料比12.53,适于大型鹅场大批生产肉用仔鹅,产肥肝性能中等。国内在品种改良中常做父本。

(三)郎德鹅  原产于法国西部郎德地区,是由大型的托罗士鹅和较小的玛瑟布鹅长期杂交选育而成的。郎德鹅经过180天的饲养,成年公鹅平均体重78千克,母鹅67千克,经填肥后活重可达10千克以上。毛色灰褐色。郎德鹅是当今世界上最适合生产鹅肥肝的品种。该品种的缺点是受精率不高,一般只有5060%,因此严重影响繁殖率。保持纯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杂交改良。

第二章  孵化

一、种蛋选择

一般选择开产一周后的种蛋。要选择大小平均,蛋形指数在1.4-1.5时孵化率和健雏率最高(蛋形指数=纵径:横径),蛋壳表面致密均匀、清洁,蛋重符合相应的品种标准。

二、种蛋消毒

适时收集种蛋除去蛋粪等污物并用消毒液清洗,一般要求在种蛋产出2小时以内和入孵前各消毒一次。

消毒方法:(15%浓度的新洁尔灭原液加50倍水配成0.1%新洁尔灭消毒液,喷雾或在40-45的温水中浸泡2-3分钟;(250%百毒杀3毫升加10升水,喷雾或浸泡2-3分钟;(3)甲醛熏蒸:每立方米甲醛溶液(36-37%14毫升加7克高锰酸钾,在封闭环境下,温度25-27、湿度75-80%,熏蒸30分钟。

三、种蛋贮存

种蛋保存的理想温度13-20,湿度75-80%,贮存时应大头朝上,小头朝下,超过4天,每天应翻蛋1-2次。种蛋贮存时一般不宜超过7天。

四、孵化方法

                        鹅蛋变温孵化温度表(

品种

室温

1-6

7-12

13-18

19-28

29-31

备注

 

23.9-29.5

38.1

37.8

37.8

37.5

37.2

适宜冬早春季

38.1

37.8

37.5

37.2

36.9

春季

29.5-32.2

37.8

37.5

37.2

36.9

36.7

夏季

大中型鹅

23.9-29.5

37.8

37.5

37.2

37.2

37.5

适宜春、秋、冬季夏季同小型鹅

 

鹅蛋恒温孵化温度表(

 

 

 

1-28

1-28

28-31

23.9-29.5

29.5-32.2

23.9

37.8

37.5

36.7

1、通风: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后期每天3-4次。

2、翻蛋:24小时8-12次,角度不小于90°

3、凉蛋:一般在15-16天开始凉蛋,每天2-3次,降至32.2,或眼皮感到稍凉,放到机器中继续孵化。

4、孵化中异常现象与其产生的原因

腐败蛋(“臭蛋”)

  脏蛋,蛋被细菌污染,蛋未消毒或消毒不当,破蛋或裂纹蛋,种蛋保存时间过长,孵化器内污染。

无精蛋

    种蛋未受精,公母比例不适合,种鹅年龄大,种蛋保存时间过长或熏蒸消毒过度。

雏禽提前出雏

    蛋重太小,温度计不准确,落盘前湿度过低或相对温度过高。

雏禽延迟出雏

    蛋重太大,温度计不准确,室温多变,种蛋保存时间长,落盘前温度过低或相对湿度过高。

雏禽提前啄壳

    落盘前温度过高或相对湿度过低。

幼雏与壳膜粘连

    种蛋水分蒸发过多,出雏机湿度太低,孵蛋不正常。

初生雏太小

    种蛋太小,贮蛋期间湿度太低,孵化期间湿度偏低,温度过高,蛋壳薄而多孔。

幼雏腹大而柔软,脐部收缩不良

    温度偏低,通风不良,湿度太高。

出雏时间拖延很长

    种蛋贮存不当。大蛋和小蛋、新鲜蛋与陈旧蛋混在一起孵化。孵化过程中温度维持在最高界限或最低界限的时间过长,通风不良。 

第三章   鹅的饲养管理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的鹅,又叫小鹅。雏鹅的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一)雏鹅的特点

1、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极快。

2、个体小,抗病力差,体温调节能力差,易扎堆。

3、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4、公母雏生长速度不同。

(二)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室、育雏设备的准备

育雏室要求干燥、清洁,通风良好,无贼风,有充足的采光面积。地面最好是水泥地面,或者是吸水性好的土质地面。按雏鹅所需备好料盆和水盆。

2、育雏室的消毒

彻底清扫和冲洗地面、育雏网、围栏、水槽、食槽等用具,用12%的火碱水洗涤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鹅舍按每平方米15毫升福尔马林溶液:7.5克高锰酸钾粉末的比例(如果是使用过的鹅舍,用量可增加为42毫升福尔马林溶液:21克高锰酸钾粉末),把高锰酸钾放在不易燃的器皿内,再倒入福尔马林溶液(也可按11加水放在火炉上煮沸),立即产生烟雾,人员马上撤出,关严门窗,经24小时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后备用。或者用烟熏消毒散熏蒸消毒。

3、育雏室的预温

    育雏室的温度达到2830才能进雏。地面或炕上育雏的,应铺上10厘米厚的清洁干燥垫草,然后开始供暖,温度表应悬挂在高于雏鹅生活的地方58厘米处,并观测昼夜温度变化。

4、雏鹅的挑选

首先应来自健康无病、高产的种鹅。雏鹅应体重适中,站立平稳,叫声响亮,行动活泼,腹部柔软,肛门清洁,卵黄吸收充分,绒毛蓬松洁净,有光泽。淘汰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杂色、畸形、绒毛蓬乱污秽、瘦弱无力的雏鹅。

5、雏鹅的运输

初生雏鹅运输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一般每6080只装一箱。在运输途中,车厢温度以1520℃为宜,原则是“拉凉不拉热”。由于雏鹅在车厢内密度大自温高,当封闭过严或途中长时间停车,都会使车内温度升高。此时应加大通风口或加快车速;当车内温度过低时,一般停车1020分钟温度会自动提高。雏鹅在高温下呼吸甚至喘息,会大量失去水分,鹅雏脱水,导致大批死亡。雏鹅喙上部发青则说明已经脱水。

押运人员要做到:

一听:听雏鹅是否有异常叫声;

二看:看雏鹅是否有张口喘息现象;

  三倒:每隔4小时左右把上部温度较高的和下部温度较低的雏鹅倒换位置。

(三)雏鹅的饲养

1、潮口:雏鹅第一次饮水叫“潮口”。可帮助卵黄吸收,促进胎粪排出。潮口时间多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当鹅雏绒毛干爽并能行走自如,有啄食手指和垫草的现象时进行。如果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输,不能马上饮水,在适应2个小时新环境后进行。第一次饮水需人工调教,将喙按到水里蘸一下,以后就会自动饮水了。这一过程要经过23小时,大多数饮到水后即可开食。

 潮口后饮水中加入多维速补和育雏可乐连续5天。

        2、开食、潮口后有伸颈张口等啄食现象即可开食,否则营养供应会脱节。开食的饲料为2/3的蒸半生的小米、清水泡透的碎米和1/3的青菜或嫩草叶等配合而成,撒在凉席或塑料布上自由采食。开食的时间约为0.5小时,喂量一般为1000只雏鹅一天5千克青料,2.5千克碎米,610次(包括夜间)饲喂。

3、雏鹅的饲喂:雏鹅的饲料以精料和青料为主,两者比例为123。具体方法如下:

13日龄:雏鹅吃料少,每天喂68次,喂量渐增,到3日龄时,每1000只鹅每天用碎米5千克,青料12.5千克,同时满足其饮水需要。

410日龄:消化能力和食欲逐渐增加,喂量也要增加,每天喂810次,并且可逐渐增加硬度和青料的细度,并添加沙砾,添加量为1%左右,沙砾直径为11.5毫米。7日龄时每1000只鹅每天用碎米15千克,青料37.5千克,10日龄时每1000只鹅每天用碎米21千克,青料77.5千克,沙砾0.6千克。也可设沙砾槽,雏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觅食。

1120日龄:精料逐渐由熟喂过度到生喂,由浸泡过度到不浸泡,青料比例可增加到8090%,每天喂6次,如天气晴暖,可开始放牧,让鹅采食青草,放牧前不喂料。

2130日龄:青料比例逐渐增加到9092%,逐步延长放牧时间。舍饲每天喂5次。

    饲喂青绿饲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青绿饲料要现采现喂(包括打浆),不可堆积或用喂剩的青草浆,以防亚硝酸盐中毒。

放牧或采集青绿饲料时,要了解青绿饲料的特性,有毒的或刚喷过农药的菜地、草地或牧草要严禁采集和放牧,以防中毒。

含草酸较多的青绿饲料,如菠菜、糖菜叶等不可多喂,以防引起雏鹅的佝偻病、瘫痪,母鹅产薄皮蛋和软壳蛋。

某些含皂素多的牧草喂量不宜过多。如有些苜蓿草品种,皂素含量高达2%,过多的皂素会抑制雏鹅的生长。所以,不宜单纯放牧苜蓿草或以苜蓿草为唯一的青绿饲料喂鹅,而应与禾本科的青草合理搭配进行饲喂。现介绍一种雏鹅饲料配方:

雏鹅饲料推荐配方(1—28龄)         单位:%

玉米

麸皮

稻糠

鱼粉

骨粉

多种

维生素

55.6

10

10

20

3

1

0.3

200g/

500g/

(四)雏鹅的管理

雏鹅的生长发育要求良好的环境条件,除具有良好的鹅苗外,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换气及光照等都是育雏期间的重要条件。

1、育雏密度不宜过大,过于拥挤会影响雏鹅发育,易造成啄毛现象和疾病的发生。温度要前高后低逐步降温,特别要注意不要忽高忽低,这样易使雏鹅造成应激。湿度也要适中,鹅虽属水禽但怕圈舍潮湿,30日龄以内的雏鹅更怕潮湿。育雏室要有通风设备,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雏鹅适宜的密度、温度、湿度

日龄

只数/2

温度℃

相对湿度%

17

2025

3028

6065

814

2015

2725

6065

1521

1512

2422

6570

2228

108

2220

6570

 

2、正确的光照

雏鹅的光照要制定制度,严格执行。光照不仅与生长速度有关,也对仔鹅培育期性成熟有影响。光照量过度,种鹅性成熟提前,种鹅开产早,蛋形小,产蛋持续性差。育雏期光照时间,第一天可采用24小时光照,以后每2天减少1小时,至4周龄时采用自然光照。

3、及时分群防“打堆”

在整个育雏过程中,不论何种育雏方式,都要防止鹅群“打堆”。雏鹅怕冷,休息时常挤在一起,严重时可能堆积34层,压在下面的鹅常常发生死伤。自开食以后,应每隔1小时“起身”一次,夜间和气温较低时尤其要经常检查。“起身”时用手抄动,拨散挤在一起的雏鹅,使之活动,以调节温度,蒸发水汽。随着日龄的增长,“起身”间隔延长,次数减少,同时经过合理分群、控制饲养密度来避免“打堆”及其伤害。通常每80100只为一群。防止挤堆,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重要一环。

二、中鹅的饲养管理

2890日龄的鹅为中鹅,中鹅以放牧为主、补料为辅,这一时期的鹅觅食力强、消化力强,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是肌肉、骨骼和羽毛迅速生长阶段。以放牧为主,才能最大限度地把青饲料转化为鹅产品,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1、放牧技术

放牧时间:放牧初期要适当控制放牧时间,一般上下午各一次,中午回舍休息。天热时上午要早出早归,下午要晚出晚归;天冷时上午要晚出晚归,下午要早出早归。随着日龄增长,慢慢延长放牧时间,中午可不回鹅舍,早出晚归。特别要指出的是,鹅的采食高峰在早晨和傍晚,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放牧时间。

放水游泳:中鹅在室外气温22℃时,鹅群吃至八分饱时,即可把其赶到水边,让其自由下水,不可强行赶下水,鹅雏更不能强行让其下水。头一次下水时间不能过长,以后放水时间逐渐增加。

鹅喜欢吃的草类:可供鹅吃的草类很多,无毒、无特殊气味的草类都是鹅的饲料。鹅喜欢吃的野生草类有水稗草、狗尾草、灰菜、野苋菜、马齿菜、扫帚菜等;栽培的青饲料有苜蓿、白菜、萝卜叶、籽粒苋、甜菜叶等;水生饲料有细绿菜、水葫芦等;人工采集的树叶饲料有榆树、杨树等的嫩叶。

2、放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防中暑雨淋:热天放鹅要早晚多放,中午在树阴或凉棚下休息,切不可在烈日下长久放牧。同时要多放水,以防止中暑。要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大雨天不可放牧。有雨情的天气,要在养鹅场附近放牧,下雨时及时赶回。

防止跑伤:随着日龄的增长,中鹅的放牧距离逐渐增加,但赶鹅时速度要慢,切不可强驱蛮赶,以至于聚集成堆后践踏受伤,特别要注意吃饱时更要慢赶。

防止惊群:鹅对外界变化非常敏感,放牧时猫狗串入、汽车喇叭声、人为的其他动作等外界的变化,都可能使鹅惊群。惊群容易使鹅受伤、死亡,并影响其生产性能。

防止中毒:不要靠近施过农药的地块放牧。若不慎中毒,需问明农药类型,对症下药。解救方法是:有机磷中毒,可静脉注射解磷定20毫克/只。

划区轮牧:草牧场宽阔的地方,要有计划地划区轮牧,使鹅群每天既能吃饱、又能吃好。草牧场少的地方,要有计划地实行种草养鹅。

3、合理补料

开始转入中鹅群时,补料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中鹅食量大,消化快,最怕饿,必须保证吃饱。如果草牧场好,鹅能吃饱,只需每天补料1次,后期也可不补饲;如果草牧场不好,在中鹅前期每天补料2次,后期每天补料1次,每次补料75克左右。接近出栏的15天前,每次补料100克。具体饲料配方是:

配方15~9周龄):玉米40%、麦麸11%、豆饼15%、各种草粉(葵花盘粉)19%、动物粉10%、贝粉2%、食盐1%、沙粒1%、添加剂1%

配方210周龄以上配方):玉米45%、麦麸11%、豆饼10%、各种草粉(葵花盘粉)19%、动物粉10%、贝粉2%、食盐1%、沙粒1%、添加剂1%

配方3(科左中旗养鹅户配方,适应于整个中雏阶段):玉米39%、麦麸12%、葵花饼18%、粗饲料20%、骨粉3%、贝粉5.6%、食盐0.4%、沙粒1%、添加剂1%

4、适时育肥

中鹅养至70日龄时,主翼羽毛长出时,即转入育肥期。

放牧育肥法:这是目前我市广大农村牧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最经济的方法。主要利用收割后的茬口田进行育肥,然后尽快出售,以防掉膘。

舍饲育肥法:适应于有固定销售渠道的养鹅专业户批量生产。一般在光线暗淡的育肥舍中进行,限制鹅的运动,喂给玉米、高梁、小麦次粉等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谷物或块根饲料,每天喂3~4次,保证充足饮水帮助消化,使体内脂肪迅速沉积,育肥期15天左右即可出售。

三、种鹅的饲养管理

所谓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种鹅饲养管理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种鹅的繁殖性能,提供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的雏鹅。养好种鹅是提高肉鹅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后备种鹅的培育

后备鹅的培育是提高种鹅质量的重要环节。后备鹅培育的好坏将关系到以后种鹅的繁殖成绩。后备鹅一般是指70日龄以后至产蛋配种之前准备做种用的仔鹅,应分两个阶段进行培育。

170120日龄的后备鹅,要给足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 放牧之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在舍饲条件下定时不限量地喂给全价料,一般每日喂饲3-5次。

2120日龄至产蛋配种之前的后备鹅,要实行限限制饲喂,增加粗料给量,精料酌减,尤其要加强放牧、运动,吃饱草后可少补或不补料。这样既可以提高其耐粗饲能力,增强体质,又可控制母鹅过早产蛋,以免影响日后的产蛋量和种蛋的合格率。在开产配种前5-20天逐渐增加精料的喂量。

3、公母鹅分开饲养,防止早熟公鹅过早配种致使公鹅发育不良,日后配种能力降低。我国鹅种性成熟比国外品种早一些,公鹅56月龄,母鹅78月龄达到性成熟。在生产实践中为充分提高受精率和生产性能,一般安排公鹅适配年龄为1012月龄,母鹅的适配年龄为810月龄。

(二)种公鹅的选择及饲养管理

由于鹅对自然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常常因为异地饲养其繁殖力下降幅度很大,所以在不能完全施以人工环境的种鹅场,必须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在东北地区,可选择豁鹅、籽鹅、莱茵鹅等。

1、种公鹅的选择原则

防止近亲繁殖,定期更新血缘;

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繁殖性状突出,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个体。

有利于杂种优势的利用。

2、种公鹅的特点

头大颈粗、眼大有神;

胸深背宽、腹部平整;

行走稳健、鸣声洪亮;

性器官发达、精液品质好。

3、种公鹅的饲养

为了保持公鹅有良好的配种体况,种公鹅的饲养,除了和母鹅群一起采食外,从组群开始,对种公鹅应进行补饲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应含有动物性蛋白饲料,有利于提高公鹅的精液品质。公鹅产壮精的适宜温度是1025℃。

饲养方法:在一个固定时间,将母鹅赶到运动场,把公鹅留在舍内,补喂饲料任其自由采食。每只公鹅平均每天补喂配合饲料100150克,公鹅的补饲可持续到母鹅配种结束。

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在秋、冬、春季节,在两个配种高峰期,每只每天可喂谷物发芽饲料100克,胡萝卜、甜菜250300克,优质干草粉3550克。在春夏季节供给足够的青绿饲料。

4、种公鹅的合理利用

90150日龄开始将公母鹅分群饲养,防止早熟公鹅过早配种,致使公鹅发育不良,日后配种能力降低。

保持合理的性比例,一般大型鹅种公母配比为134,中型146,小型167,采用人工授精,公母比可扩大为120左右,一般情况下公鹅13天采精一次,母鹅56天输精一次。

及时淘汰过老的公鹅,补充新的种鹅 。公鹅利用年限不超过4年。

配种时间最好是在母鹅产蛋之后,受精率高。公鹅早晨性欲旺盛,优良种公鹅上午可交配35次。鹅属水禽,喜欢在水中嬉戏配种,在配种期间每天上午应给予一定的放水时间,以增加配种机会,提高种蛋受精率。

(三)种母鹅的饲养管理

1、母鹅的特点

颈短身圆,眼亮有神;性情温顺,生长健壮;前躯较浅,后躯较深;卵泡显著,产蛋率高。

2、产蛋前期母鹅的饲养管理

产蛋前的补饲

产蛋前一个月开始补料,将日粮蛋白质含量调整到1112%。待日产蛋率达40%时,将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5%,补料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鹅换羽和全年产蛋量。补料是否适当,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第一根据鹅粪的形状来判断。如果粪便粗大而松散,轻轻一拨分成几段,说明饲料中精、青比例合适;粪便细小结实,则应增加青料量。

第二根据鹅的膘情来判断。过肥的鹅,卵巢和输卵管周围沉积大量的脂肪,产蛋量下降或配种能力下降,应加喂粗饲料。母鹅过瘦,应加喂精料,增加蛋白质含量。

第三根据鹅产蛋的形状与重量补料。如果营养不足,蛋壳会变薄,蛋形异常,蛋也变小。

开产母鹅的识别

   母鹅经过产蛋前期的饲养,换羽完毕,体重逐渐恢复,陆续转入产蛋期,临产前表现为羽毛紧凑有光泽,尾羽平直,肛门呈菊花状,腹部饱满,松软而有弹性,耻骨间距增宽,采食量增大,喜食矿物质饲料,有经常点头寻求配种的姿态,母鹅之间互相爬踏。开产母鹅有衔草做窝现象,说明即将开始产蛋。

3、产蛋期母鹅的饲养管理

产蛋母鹅的饲喂

产蛋期母鹅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日粮中精、粗、青料要合理搭配,日喂精料不少于150克,青料8001000克,要喂给含钙、磷较多的矿物饲料。当母鹅产蛋率下降到40%时,应在日粮中增加蛋白质和青料控制母鹅体重,延长放牧时间。以下配方可供配置产蛋期母鹅日粮时参考应用:

配方一:                                   单位:%

玉米

草粉

豆饼

花生饼

骨粉

贝壳粉

食盐

多种维生素

微量元素

53

20

14

7

1.5

4.0

0.5

200/

500/

配方二:                                    单位:%

玉米

麸皮

豆饼

稻糠

鱼粉

骨粉

食盐

多种维生素

微量

元素

35

25

11

24

2

2

0.3

200/

500/

配方三:                                   单位:%

玉米

麸皮

稻糠

豆粕

骨粉

贝粉

微量元素

多种维生素

56.7

12

13

14

1

2

0.3

500g/

200g/

产蛋期种鹅放牧以一群不超过500只为宜,半舍饲,每日补饲在150-200克,分早、中、晚三次饲喂。

第一次在早晨57点钟开始喂混合料,然后喂青饲料;第二次在中午1011点钟;第三次在下午56点种。

在产蛋高峰期,保证鹅吃饱吃好,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在产蛋后期,更要精心饲养,保证产蛋期的营养需要,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产蛋停止而开始换羽。因此,可增加饲喂次数,加喂12次夜食,或任产蛋母鹅自由采食。

产蛋期的管理

为母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精心管理,是保证鹅群高产、稳产的基本条件。

适宜的温度:由于鹅没有皮脂腺,只有发达的尾脂腺,散热困难,所以耐寒不耐热,对高温反映敏感。母鹅产蛋的适宜温度是825℃。

适宜的光照时间:补充光照应在开产前一个月开始较好,由少到多,直至达到适宜的光照时间。产蛋鹅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舍饲产蛋鹅在日光不足时可补充电灯光源。光源强度每平方米23W较为适宜,20平方米面积安14060W灯泡较好,与地面距离1.75米左右为宜。

充足的饮水:产蛋鹅夜间饮水和白天一样多,所以夜间也要给足饮水。饮水温度12℃为宜,饮用冰水对产蛋有影响。

保持环境的稳定、安静,减少应激。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缓解应激的作用。

精心管理:放牧不要急行、远牧、逆水牧,避免过度疲劳与受惊。棚舍保持干燥、通风,地面铺细沙,设产蛋巢,每天勤捡蛋,减少蛋的破损。要学会“八看”。

看蛋形:如果蛋的大端偏小或小端偏大,均应补料。

看蛋壳:蛋壳薄有沙眼、粗糙或软壳,应添喂贝壳粉、骨粉等。

看产时:按时产蛋,说明喂料得当。如推迟产出,应补料。

看体重:产蛋一定时间后,如鹅体重不变,表示喂料合理。

看羽毛:鹅体羽毛光滑贴身,说明饲料好。

看食欲:产蛋的鹅见饲料就围聚争食,表明食欲强,宜多喂。

看精神:健康高产的鹅精神活泼,行动灵活。

看嬉水:鹅下水惊慌,不愿洗浴,上岸后双翅下垂,行走无力,是产蛋下降的预兆,应及时补喂营养丰富的精料。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疫病防治:

产蛋期母鹅的主要疾病有蛋子瘟、禽霍乱、副粘病毒病、鹅禽流感等。(详细内容见疫病防治部分)。

4、停产期母鹅的饲养管理

鹅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南方为10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北方一般在3~7月份。当母鹅产蛋逐渐减少,蛋变小,畸形蛋增多,大部分母鹅的羽毛干枯,公鹅配种能力下降,种蛋受精率低,这种情况下,母鹅就进入停产期。

饲喂方法:

1、日粮由精转粗,即转入以放牧为主的粗饲期。喂料次数逐渐减到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然后改为34天喂一次。在停料期间,要保证鹅群有充足的饮水。

2、经过1213天后,可恢复喂料。大约放牧30天后,可进行人工拔羽。公鹅应比母鹅早20天拔羽。拔羽的母鹅比自然换羽的母鹅提早2030天产蛋。3、拔羽35天后方可放牧、下水游泳,但要注意护理,避免烈日曝晒和雨淋。

(四)优化种群结构

合理的鹅群结构不但是组织生产的需要,也是提高繁殖力的需要。在生产中要及时淘汰过老的公母鹅,补充新的鹅群。母鹅前3年的产蛋量最高,以后开始下降。所以一般母鹅利用年限不超过3年;公鹅的利用年限也不宜超4年。适宜的鹅群结构应为1岁鹅占45%23岁鹅占50%4岁鹅占5%

第四章  疫病防治 

一、小鹅瘟

(一)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传染快病死率高。发病率、死亡率与雏鹅的日龄密切相关。1周龄以内雏鹅病死率可达100%10日龄以上一般不超过60%20日龄以上发病率低,1月龄以上极少发病。病毒一旦污染孵化环境和工具,发病率会随着孵化批次的增加而增加。

小鹅瘟的流行有一定周期性。大流行后当年余下的鹅群获得主动免疫,因此不会在一个地区连续二年发生大流行。每年全部更换种鹅群一般间隔25年大流行一次,部分更换种鹅群每年常有小流行发生。

(二)主要症状

最急性型:常发生于35日龄。往往无前驱症状,一旦发现即极度衰弱或倒地乱划,很快死亡。鼻孔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发绀和蹼色泽变暗。

急性型:常发生于12周龄。厌食,甩草,站立不稳,喜蹲卧,落后于群体,瞌睡。排出灰白或淡绿色稀粪,并杂有气泡。鼻孔流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发绀,蹼色泽变暗。死前两腿麻痹或抽搐。病程12天。

亚急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2周龄以上,尤其是34周龄。消瘦,站立不稳,稀粪中杂有多量未消化的饲料、纤维碎片和气泡。病程稍长。

(三)剖检变化

特征性变化是,在急性型和亚急性型病例,卵黄蒂与回盲部的小肠段外观膨大增粗23倍,呈淡灰白色,质地坚实,状如香肠,长约210厘米。肠管被一淡灰或淡黄色的、两端较细的栓子塞满。

(四)防治措施

被动免疫:在本病流行区或已被污染的孵化环境,雏鹅出雏后立即皮下注射琼扩效价在18以上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可预防或控制本病的流行。一般每只皮下注射0.30.4毫升,同群有病雏的注射0.50.8毫升,病雏1毫升。

主动免疫:种鹅主动免疫,经济而有效。方法是,在母鹅产蛋前1个月用小鹅瘟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产蛋中期加强一次。免疫后15100天,鹅群所产蛋孵化的雏鹅能抵抗病毒感染,100天后需再次免疫。

雏鹅主动免疫,未经免疫的种鹅群或种鹅群免疫100天以上所产蛋孵化的雏鹅,于1日龄进行小鹅瘟高免血清皮下注射0.5毫升/只,再于7日龄进行小鹅瘟高免血清皮下注射1毫升/只,或者皮下注射小鹅瘟灭活苗0.5毫升/只。

孵化一批,种蛋、孵化设施要彻底消毒一次。种蛋雏鹅要自繁自养。

二、鹅副粘病毒病 

(一)流行特点

各品种、各日龄的鹅均易感,但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35日龄均为100%,随日龄增长,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下降。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

(二)主要症状

患病初期排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黄色或绿色。精神萎靡,羽毛蓬松,两肢无力而蹲地,有的单脚时时提起,厌食但饮水增加,种鹅停止产蛋,有时健康的鹅吃食时突然死亡。然后发现扭颈、劈叉、转圈、等神经症状。

(三)剖检变化

以脾、胰腺呈现灰白色坏死灶为特征。脾脏肿大。肠道和泄殖腔粘膜散在或弥漫着大小不一的淡黄或灰白色纤维性结痂,剥离结痂可见出血或溃疡。肝脏肿大,瘀血。

(四)防制措施

除做好疫病的一般防范措施外,本病主要的防制措施是预防接种。目前已有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可每只雏鹅肌肉注射0.3毫升,注苗后6天,一般患病鹅即停止死亡。

种鹅免疫接种:新种鹅在雏鹅811天或稍大龄时进行首次免疫接种;产蛋前2周进行第二次接种,剂量与前一次相同,免疫期达6个月。

商品鹅免疫接种:雏鹅79日龄,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期达6个月。

高免血清治疗:凡感染鹅副粘病毒病的鹅群,采用禽用转移因子(禽用至尊)和治毒多糖全群饮水,也可应用高免血清注射紧急治疗。每羽皮下注射0.81毫升。

卫生消毒措施:对鹅场、鹅舍、用具等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三、鹅鸭瘟病毒感染

 

本病是由鹅群与鸭瘟病鸭密切接触或到疫区放牧感染鸭瘟病毒引起,有时造成区域性流行,雏鹅尤其敏感,病死率也高。

(一)主要症状

体温升高到4243℃,两眼流泪,鼻流清涕或粘涕,常摇头,排乳白或黄绿色粪便,肛门水肿。严重者两脚发软,行走困难,卧地不起。呼吸困难。一般25天死亡,有的病程可延长。成年鹅多表现流泪、腹泻、跛行和产蛋率下降。

(二)剖检变化

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有一层灰黄色假膜覆盖,食道黏膜上有散在的坏死灶,如坏死痂脱落则留有溃疡。肝有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灰黄色坏死灶,少数坏死灶中间有小的出血点。

(三)防制方法

不从鸭瘟疫区引鹅。鹅与鸭分群饲养,避免同饮一池水。对鹅舍、运动场、水池等定期严格消毒。受威胁区及疫区的鹅用鸭瘟弱毒苗预防接种,15日龄以下雏鹅用鸭的15倍剂量,1530日龄用20倍剂量,30日龄以上用2530倍剂量。对发病鹅群,在采取隔离、消毒措施的同时,用上述剂量的鸭瘟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病鹅应多喂青料,少喂粒料,同时用口服补液盐代替饮水,连饮45天,并在饲料中适当增喂维生素和抗菌素,以增强抗病力,预防继发感染。

四、鹅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鹅禽流感,是由H5等型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养鹅业。由于病鹅头颈肿胀,眼睛严重潮红,眼睛、鼻腔出血,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所以该病又称鹅肿头病鹅红眼病鹅出血症鹅疫

(一)主要症状

常突然发病,发热,厌食,仅饮水,排白或淡黄色水便,羽毛松乱,身体蜷缩,昏睡迟钝,曲颈,站立不稳,摇摆,伏地。有呼吸道症状。有的头部肿大,皮下水肿、眼睛潮红甚至失明,鼻孔流血。

(二)剖检变化

全身各组织器官包括皮肤毛孔和皮下脂肪均有出血,头颈部皮下水肿,眼睛、鼻孔充血、出血。

(三)防治措施

引进种鹅、种蛋要检疫,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做好消毒和一般疫病的免疫,提高抵抗力。鹅舍鸡舍要隔离并有一定距离,防止禽流感传播。

选择与本地流行相同亚型灭活疫苗免疫。发现本病,要及时上报、扑灭。

五、沙门氏菌病(禽副伤寒)

是主要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以下痢为主要特征。致病菌抵抗力不强,在60℃下15分钟即失去致病作用,但在土壤、粪便和水中能存活很长时间,一般消毒药都能很快杀死该病菌。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雏鹅,420日龄最易感,可造成大批死亡。一些病愈后的鹅长期带菌,成年鹅感染呈隐性经过,都是传染源。

(一)主要症状

雏鹅多呈急性经过,病情重,病程24天。往往不见症状在1218小时或孵化后数天死亡,是由于卵内传递或是在孵化器内接触细菌感染。1~3周易感性最高,表现为精神不振,不食,贪饮。下痢,粪便由粥样逐渐变为水样,肛门周围及后躯被粪便污染,干粪可封闭泄殖腔使排便困难。结膜发炎,流泪,眼睑水肿,半开半闭。鼻腔流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迫使其开口呼吸。两翅下垂,羽毛蓬乱。成鹅多呈慢性经过,下痢,有的带血。关节肿胀,跛行。

(二)剖检变化

急性无明显病变。病程较长时,肝肿大、充血,呈古铜色,有黄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灶。出血性肠炎,十二指肠较严重;盲肠有白色豆渣样物。胆囊肿大充满。

(三)防制措施

防止蛋壳污染:保持产蛋箱内清洁卫生,经常更换垫草。每天定时捡蛋,及时分类、消毒后入库。蛋库要经常消毒。种蛋入孵前再进行一次消毒。

防止雏鹅感染:母鹅在产蛋前一个月用副伤寒灭火菌苗进行二次预防注射,间隔8—10天。接运雏鹅的箱具、车辆要严格消毒。育雏舍在进雏前要彻底消毒,雏鹅的饲料和饮水中要加适量的抗菌药(每升水中加0.1克大明快克充分溶化,或每千克饲料中价0.2克大明杆菌快杀充分拌匀,连用7天)。不同日龄的鹅要分开饲养。消灭鼠类和蚊蝇,防止麻雀等进入育雏舍。

治疗:可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土霉素200毫克,连用一周;或在饲料中添加0.5%诺氟沙星(大明菌迪),连用35天。

六、小鹅流行性感冒

(一)流行特点

小鹅流行性感冒,是主要发生于1530日龄雏鹅的急性传染病,虽发病急、死亡快,但流行范围小,病死率一般在20%左右,也有高90%100%。成鹅病情轻,死亡率低。多发于春秋两季,气温变化、长途运输而抵抗力降低时更易发病。病原是鹅败血嗜血杆菌,病鹅和带菌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二)主要症状

患鹅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缩颈蹲伏,常挤成一堆。鼻流清涕,甩头或在前躯上擦拭鼻液,而使羽毛湿脏;呼吸困难,发出鼾声。站立不稳而翻到,两脚朝天挣扎。经35出现腹泻,最后死亡。

(三)剖检变化

脾脏肿大较突出,表面有粟粒大的灰白色斑点。呼吸器官黏膜上有明显的纤维性薄膜。

(四)防治方法

除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外,可用药物防治或现场自制灭活菌苗进行预防。多种药物对本病有效,如2环丙沙星预混剂250克,均匀拌入100千克饲料中或用0.050.1%禽感速治混饲,连喂24天;或大明混感新星,每公斤饲料0.125克。

七、鹅巴氏杆菌病

(一)流行特点

又名禽霍乱或出血性败血病,鸡、鸭、鹅均可感染。病原为巴氏杆菌,在自然干燥和酸性环境中很快死亡,常用消毒药能在数分钟内杀死。病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有时存在于健康鹅的呼吸道中,当鹅的抵抗力下降时即发病。主要传染源是带菌禽,其排泄物、分泌物中有大量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而散播。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多发生于春、秋气温多变季节。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

(二)主要症状

最急性型:无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常死于交配、产蛋、奔跑时。

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1.543℃,精神萎糜,食欲减退,口鼻常流白色粘液或泡沫,羽毛蓬乱,不愿下水,行动迟缓,打瞌睡,排灰黄色稀粪。一般出现症状23天死亡。

慢性型:发生于流行后期,消瘦,黏膜苍白,排恶臭稀粪,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化脓、跛行、最后死亡。

(三)剖检变化

最急性不见明显病变。急性可见全身浆膜、黏膜出血,心外膜、心冠状沟、心肌的出血点以及肝脏上密布针尖大的灰黄色坏死点具有诊断价值。

(四)防治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能力,搞好卫生,按要求消毒,可以防止发病。一旦发病,应及早隔离治疗,全面消毒,进行全群预防性投药。在本病频发区,应加强鹅生活环境卫生,鹅舍保持通风干燥。禁止家禽混养,不在鹅场附近宰杀病禽。坚持定期检疫,早发现病鹅早治疗,降低损失。对病死鹅全部烧毁或深埋,鹅舍、场地和用具要彻底消毒。

免疫接种:按时进行免疫接种,可以使鹅获得免疫力;对发病的鹅可以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在应用活菌苗时,必须停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

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苗,1月龄以上鹅,每次肌注2毫升,两次免疫间隔810天,免疫效果较好。禽霍乱弱毒菌苗1560Fo ,肌注射1毫升(约含10亿活菌),免疫期可达半年。有条件的鹅场,可从当地发病鹅分离菌株,制成氢氧化铝自家灭活菌苗;使用时,育成鹅和成年鹅每只肌注2毫升,免疫期34个月。

药物治疗:大明杆菌快杀和强效电解饮水,或用大明扶强配合强效电解饮水,连用五天。

八、鹅卵黄性腹膜炎(蛋子瘟)

    是母鹅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老母鹅和高产母鹅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10%~20%。鹅群在浅而污秽的水池或水塘交配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本病发生在开始产蛋不久,产蛋终止发病结束。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卵巢、卵黄、输卵管发炎,并进一步发展为广泛性卵黄性腹膜炎。

(一)主要症状

急性型:死亡快,死时泻直腔有硬壳或软壳蛋滞留。

亚急性型:病母鹅精神沉郁、落后离群,减食或停食,消瘦,腹部膨大,肛门周围常有排泄物,夹有发臭的蛋白、蛋黄,象煮蛋汤一样,2~6天死亡。公鹅主要表现阴茎充血肿大,后期形成干酪样结节,进而坏死,失去交配能力。

慢性型:发病10天后死亡,也有部分好转,但产蛋机能难以恢复。

(二)防治措施

加强鹅群卫生消毒工作,繁殖季节到来之前,对公鹅要逐只检查,对外生殖器有病变的公鹅进行淘汰。以防止本病的传播。

免疫预防:每只母鹅于产蛋前15天左右肌肉注射1毫升灭活苗,免疫期达5个月。发病鹅群每只注射1~2毫升,7天后可控制本病继续发生。

治疗: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极易产生耐药性,应进药敏试验,选出最敏感药物。常用药物有丁胺卡那、恩诺沙星、氟本尼考、硫酸粘杆菌素等。

九、鹅曲霉菌病

(一)流行特点

曲霉菌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病原主要是烟曲霉菌。各种禽类都能感染,但幼禽最易感,常急性爆发;而成禽只是个别散发。雏鹅310日龄是流行高峰期,30日龄后基本停发。如果饲养条件差引起流行,死亡可延续到2月龄。育雏室换气不良、载雏过密、阴暗潮湿,雏鹅营养不良,都会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长期添加土霉素,使正常菌群破坏,真菌乘虚而入,也可引起本病。

(二)主要症状

病鹅呼吸困难,张口吸气,颈部气囊明显胀大,呼吸如打喷嚏。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眼鼻流液。食少饮多,后期出现腹泻。日龄较大的放牧鹅常发生霉菌性眼炎,眼睑粘合、凸起、失明。

(三)剖检变化

    典型病例在肺、气囊、胸膜上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的霉菌结节,灰白或淡黄色,有时融合成大团块,柔软有弹性,内容物呈干酪样。有时肉眼可见肺气囊腹腔气管上成团的霉菌斑。

(四)防制措施

主要防制措施是不用发霉的饲料、垫料。育雏室应经常清扫、消毒,并保持干燥。对受霉菌污染的孵化器、育雏室或种蛋可用霉敌(硫化苯唑)烟熏,用量为每100立方米空间用药48片。

治疗可用下列药物:制霉菌素按每日100只雏鹅用50万单位(1片),混料饲喂,连用3天。碘化钾按510克/升水饮用有一定疗效。还可用两性霉素B或克霉唑、灰黄霉素、硫酸铜等。

十、鹅绦虫病

(一)流行特点

    绦虫是一种白色扁平带状分节的蠕虫,中间宿主是剑水蚤,剑水蚤常生长在水草上或洼地的青草上。绦虫虫卵或孕卵节片随粪便落入水中被剑水蚤食入后,在其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鹅吞食了带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似囊尾蚴吸附在小肠上发育为成虫,影响鹅的消化吸收。本病春末夏初多发。

(二)主要症状

鹅消瘦、贫血、生长发育不良、拉稀,呈淡绿或灰绿色稀便,恶臭,混有粘液和长短不一的孕卵节片。病鹅衰弱,运动时摇晃,有时突然倒向一侧或仰卧,不易站起,或歪颈仰头等,多次发作后即可死亡。本病对2周龄至4月龄幼鹅危害最大,常可造成成批死亡。

(三)剖检变化

肠腔内有虫体,严重时造成肠阻塞,肠壁粘膜损伤、水肿有灰黄色结节、有出血性炎症。

(四)防治措施

对本病的防治主要是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一是在春季放牧前对鹅群驱虫,另外对1月龄雏鹅驱虫1次,放牧半个月再驱虫1次。所用药物为:丙硫苯咪唑按20毫克/千克体重作成丸剂投服。吡喹酮,按10毫克/千克体重投服。

十一、鹅球虫病

(一)流行特点

寄生于鹅的球虫有15种,其中以寄生于肾小管上皮的截形艾美耳球虫和寄生于肠道的鹅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危害最大。3周龄至3月龄的幼鹅最易感,发病常呈急性经过,病程23天至23周,死亡率可达87%;慢性病程数周到数月。成年鹅往往成为带虫者,影响产蛋和增重。本病主要是通过粪便污染土地、饲料和用具而传染。

(二)临床症状

急性多见于雏鹅,精神萎靡,羽毛松乱无光,行走缓慢,闭目呆立。食欲减退,先便秘后腹泻,粪便由糊状变为水样。肾球虫病粪便呈白色;肠道球虫病严重时粪便带红色黏液。病雏衰弱,后期消瘦,发生痉挛性收缩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多因衰竭死亡。

(三)剖检变化

肾球虫病可见肾肿大,呈浅灰黄色或灰红色,上有出血斑和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结节或条纹。肾小管肿胀,内含卵囊和尿酸盐。肠球虫病可见肠壁肿胀,出血,糜烂,在回盲段和直肠中段的肠黏膜上有糠麸样假膜覆盖,肠黏膜上有溢血点和球虫结节,肠内容物为红色至红褐色粘稠物。

(四)防治措施

预防:保持鹅舍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更换垫草和换垫新土,并将粪便堆沤发酵以杀灭球虫卵囊。防止饲料和饮水被鹅粪污染,饲槽和饮水经常消毒。

治疗:用大明金球饮水或排球星混饲,连用35天,同时配合大明多维饮水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