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蒙古产粮预计突破525亿斤摘“十连丰”桂冠
发布日期:2013/11/29 9:20:09
查看次数:
【字体:
览66次
    从2004年的301亿斤,到2012年的505.7亿斤,内蒙古成就了粮食产量“九连丰”的辉煌;2013年,内蒙古粮食产量继续高位挺进,预计突破525亿斤,摘取“十连丰”的桂冠已成定局。翻阅内蒙古统计年鉴,“2004—2013”,这一看似普通的历史单元,却是内蒙古农业巨变的重要时期。

  10年前,全区粮食总产301亿斤,是内蒙古历史上第3个突破300亿斤的年份,农牧民人均收入2670元。

  10年后,全区粮食总产超过500亿斤,内蒙古已经从缺粮大省跃升为全国6个净调出省之一。

  回眸10年,内蒙古实现了从“返销粮”到“外调粮”的历史性跨越;

  回眸10年,内蒙古实现了粮食总产从全国倒数第一到进入全国十强的华丽转身。

  今年,全区粮食预计再增产20亿斤,农牧民人均可增收200元左右。

  是什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激活了粮食连续大幅增产的原动力?

  是什么让内蒙古农业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

  昨天的内蒙古,穷则思变,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今天的内蒙古,天道酬勤,直面挑战,捷报连连。

  这10年:强农稳粮,实现由取到予

  “可不能再提那时候啦,每年种点儿地,是吃了这顿想着下一顿咋办?那日子过得很艰难。”回忆起2004年以前村里的生活,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黄羊城镇东油坊村村民于天龙眼圈有点红。

  “那时每年地里能收入多少?”“收入啥呀,口粮不够,籽种都留不下,每年还要落下一屁股饥荒。”

  通辽市扎鲁特旗嘎亥图镇他格塔图村村民谢洪祥,描述起当年的生产生活,和于天龙如出一辙:“5口人的口粮年年不够吃。”

    在赤峰市敖汉旗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一进敖汉真荒凉,从南到北白茫茫,山上植被小老树,光出经验不打粮,公路修得溜溜光,最忙是拉返销粮”。

  对于过去的统计数字,自治区农牧业厅总农艺师高常胜记忆犹新:当时内蒙古是全国调入粮食最多的地区之一,实现自给有余不再吃返销粮是在1989年,国家20年给内蒙古调拨了402亿斤粮食。

  梳理内蒙古农业发展脉络,2004年这个节点不容忽视。

  2004年,内蒙古取消牧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

  2005年,内蒙古与全国27个省(区、市)提前全面取消农业税。

  当年,全区累计减免牧业税、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27.12亿元,农牧民人均减负200元。

  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让每户平均受益上万元。

  让谢洪祥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取消农业税以后,他开始和别人包地,扩大生产,从那时起,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发布了10个一号文件,自治区也连续下发了相关文件,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惠农政策连续出台。

  10个“一号文件”一脉相承,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通篇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

  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贾跃峰分析,从2004年起,政府除“少取”之外,还“多予”农民,在加大对粮食生产补贴力度的同时,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种粮、抓粮的积极性大增。

  从那时开始,内蒙古开始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问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切实改善,强有力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事实胜于雄辩。

  10年间,内蒙古相当于为国家打造了一个新的200亿斤商品粮基地!

    由“取”到“予”,农民生活的变化有目共睹。

  于天龙如今经营着8000亩地,成立了诚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今年的毛收入将超过600万。

  作为村里的种植大户,谢洪祥今年种植面积达到500亩,毛收入少说也有30万。

  这10年:科技支撑,实现由歉到丰

  在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下,内蒙古农业何以能稳步推进,在短短10年间顺利由歉转丰?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赵存发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实现内蒙古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科技是唯一出路。”

  “我今年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了15亩玉米,以前一亩地产个四五百斤,可今年这玉米一亩产了1700多斤,按亩增产400元算,今年至少增收6000元!”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东新井村村民李长元说起地里的农业科技项目,喜不自胜。

  显然,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内蒙古农业丰产的重要保证,更是提升全区农业生产内涵的关键。

  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表示,针对内蒙古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农作物生育期较短、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等实际情况,内蒙古通过连续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节水增粮行动,不断增强了粮食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在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支持下,在市场效益的拉动下,全区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0%,比10年前增加20个百分点。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较2003年增加了1800多亩和200多万亩。”郭健说。

  贾跃峰告诉记者,依托高产创建活动,内蒙古针对玉米、大豆、马铃薯、小麦和水稻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全区集成推广玉米“一增四改”栽培技术3243万亩,亩增产85.7公斤,年均增产27.8亿公斤;推广马铃薯“两增五推”技术666万亩,亩增产65.8公斤,年均增产4.4亿公斤。

    “全区优质高产高效粮食作物比重不断提高,成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增长新的增长点,玉米、马铃薯两种作物的产量占到全区粮食总产量的7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5%。”说到农业科技,王贵平如数家珍。

  2009年和2010年,高产创建工程成为全区最大的农牧业科技成果亮点。

  2012年,内蒙古启动实施了东北地区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项目田玉米平均亩产601.5公斤,总增产玉米14.55亿公斤,总节本增效29.1亿元。

  10年间,内蒙古粮食总产不断实现着自我超越:30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

  科技功不可没。

  郭健认为,“国家要粮食安全,农民要种粮收益。目前,内蒙古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的难度不断加大,只有加大科技创新,促进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和科研成果转化,才能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这10年,奔向小康,实现由穷到富

  内蒙古的农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

  今年68岁的耿玉君是呼伦贝尔市莫旗塔温敖宝镇顺斯堤村村支书,1975年就扎根内蒙古的他,见证了农村由穷到富的变迁。

  “从开荒种地,到科学种田,我把一辈子的心血都洒在这里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好政策都没有忘了咱农民,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这位祖籍山东的老人用一口乡音,诉说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虽然经历了1985年大豆价格下降,1998年遭受洪水侵害造成的农业减产,但他始终坚持着粮食生产,为了改变村里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他多方争取项目,一心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村43000亩土地均是标准粮田,节水灌溉面积达5300亩,土地整理面积达1500亩,良种普及率达90%,村民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800元增加到14000元。

    今年,耿玉君把土地流转了一半,自己只经营了1050亩地。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落下农民,我们下一步的打算就是种养结合,发展旅游业,人均纯收入增至15000元。

  耿玉君和他的村,只是全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5年的3年中,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68元、2606元、2989元,分别超过了西部其他11个省区。

  “十五”时期全区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长9.3%,比全国平均水平提高了4个百分点。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村民刘海癉告诉记者,有黄河水浇灌,后套农民的日子相对好些,但真正富裕起来却是2000年以后。

  从2001年到现在,刘海癉的粮食产量超过800万斤,粮食产值由当初的6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万元,带领全村80多户农户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

  而在谢洪祥看来,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外出打工的村民又回来了。

  “我们村前前后后回来有10多个吧,现在村里的农活轻了,收入高了,谁不愿意守家在地挣钱呢?”

  郭健介绍,由于财政支持农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稳步推进,2004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2004到2007年连续4年每年净增收超过300元,是历史上增速最快的时期,连续保持农牧民收入西部省市区第一的殊荣。

  贾跃峰认为,从1978年到1985年的粮食发展起步阶段,到1986年到1998年的快速增长阶段,经历1999年到2003年的快速下滑阶段,内蒙古的粮食生产从2004年开始大幅度增产,农民的钱开始多了起来。

  而这一切,来源于政策的促动,科技的带动,行政的推动,市场的拉动。

  到了2012年,内蒙古农牧民收入达到7611元,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实现了“九连快”。

  回首既往。“十连丰”推动了内蒙古农业的全面转型,推进了农牧民收入屡创新高。展望未来,科学发展任重道远,持续跨越前景美好。(文/王国英张晓薇岳鸿钧)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