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是内蒙古第一产粮大市,其粮食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的1/4。但120亿斤的粮食年产量,是以26亿立方米用水量为代价勉力支撑起来的。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采过度,这是通辽农业最“苦恼”的事。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杜梓说:“通辽离不开农业,但如果不去探索一条科技高产、生态节水、循环发展的现代农牧业之路,通辽的农业就没有明天。”
超采造成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东部,全市有耕地面积2100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700万亩,是全国23个百亿斤粮食地级市之一。
“通辽市的农业是‘井养农业’——灌溉农田全部依靠打井抽取地下水。每年抽取的地下水为可开采量的105%。超采造成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通辽市水务局副局长李建国说。
科尔沁左翼中旗水利局局长邰宝顺算了一笔账:在正常年份,玉米一个生长期要浇四遍水。如果采取漫灌的方式,每斤粮食算下来要耗费360斤水。但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要考虑灌渠渗水、地势不平等实际情况。这样算下来,生产1斤粮食大概需要500斤水。
“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之上,发展节水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是通辽市必须要走的路。”通辽市委、市政府决心已下。
膜下滴灌节水六成
从2011年开始,通辽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现代农牧业工程:建设800万亩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压减机电井3万眼,每年节约农业用水5.4亿立方米。
记者来到开鲁县东风镇东方红村膜下滴灌示范区,只见几辆大型秸秆还田机械,在刚刚秋收后的大田里来回奔跑。一眼望不到头的耕地上,白墙红顶的灌溉井泵房整齐地排列着。伴随着机器的轰鸣,村民王文生大声地告诉记者,从2011年起,他就吃到了膜下滴灌的甜头:“现在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浇地,水和肥直接浇到作物的根部,产量高了不说,还省时省工省肥。浇一次水,每亩地可以节约10元电费、20元人工费、50元化肥费。”
提起现代膜下滴灌技术,通辽市副市长、开鲁县委书记贺志亮很感慨:“对于农民来说,滴灌只是节省了金钱,但对于国家来说,是节约了用水,保护了生态。”
今年,通辽市节水高产高效灌溉项目区总面积已达480万亩。通过实施膜下滴灌发展节水农业,项目区亩均灌溉用水110立方米,节水率达到60%,现已实现农牧业节水3.1亿立方米。
“水肥一卡”让1人种100多亩土地
11月初,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敖包苏木关家窝堡嘎查,73岁的田启贵老人家里的场院,被刚刚收获的玉米挤占得满满当当,上百平方米的院子已无处落脚。
“我这院里的玉米能打28万斤粮食。刨去一年的花销,今年收入十几万不成问题!”田启贵满脸灿烂的笑容。老人告诉记者:“过去都是自家干自家的活儿,一个人侍弄20多亩耕地还得紧忙活。现在是项目区内统一耕作、收获,机械一走一过就完事了。今年,我除了种自己的20多亩土地外,还承包了150亩耕地,全部用来种植玉米。”
老人带着记者来到自家农田旁的泵房。他把一张卡在电表上刷了一下,只听得一声鸣响,水泵启动了。“这就叫水肥一体精准灌溉农田的‘膜下滴灌’。水带着肥料直接输送到田里,浇水的过程也是施肥的过程。”
记者了解到,设置在示范区农田里的气象综合监测站,能实现对空气温湿度、光照度、降水量、土墒温湿度和气压等实时监测。
这些信息会通过通讯中继站直接传输到市、县、村三级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平台会自动分析得出数据,计算出灌溉用水量、时间,再通过无线控制系统发布命令,灌溉就会自动进行。
通辽市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把缺水的农业从“苦恼”中拉了出来,让耕耘在土地上的农牧民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