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煤炭工业10年长跑进入全国前列
发布日期:2010/7/12 17:39:28
查看次数:
【字体:

本报711日讯  (记者      通讯员  王晓波)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我区煤炭工业走出了一条与自治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创新发展之路,走在全国前列。

  我区到2009年累计探明煤炭储量达7323亿吨,居全国首位。为实现资源的倍增效应,我区积极深化煤炭体制改革,通过采取整顿关闭等措施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建设大基地、组建大集团。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政策,规定生产规模在1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退出市场,对新上项目提高准入门槛,要求新建井工煤矿规模不低于120万吨、露天煤矿规模不低于300万吨,而且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整合技改煤矿规模必须达到30万吨以上,等等。

  从压缩数量到提升质量,从关闭整合到结构调整,我区煤炭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到2009年,全区各类煤矿由2000年的2009处减少到501处;平均单井生产能力由2005年整合前的不足14万吨/年提高到目前的120万吨/年,跃居全国首位,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单井能力超过400万吨/年;全区80%的煤矿完成了技改工作,回采率提高到60%以上,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神东公司在世界煤炭行业首次实现了井下运输、通风、供电、综采以及地面洗选、装车等环节的信息化和远程控制。自治区确定的30户重点煤炭企业虽然矿井数量仅约占全区煤矿总数的30%,但是产量已经超过全区煤炭总产量的80%。 

  与此同时,我区大力推进煤炭产业链的延伸,构建新型煤炭工业发展体系。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