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福建落地生根。“窗口、试验田、排头兵”,经济特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便寄予了改革者们的无限厚望,也承载着打破旧的思维方式、突破旧的体制框架、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历史使命,更标志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幕正式拉开,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禁锢了三十年的国门真正开启。
三十年激荡岁月,三十年沧海桑田。代表“最大的解放思想,最大的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不辱使命,以举世瞩目的发展业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奇迹中的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深圳从当年人口只有3万人的小镇华丽转身为重要的经济、贸易、高科技和金融中心城市;珠海从一个落后小渔村变成被联合国授予宜居城市称号的现代都市,并正在向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迈进;汕头已经发展成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厦门从昔日的海防小城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发达、人居环境优越的滨海现代化城市……经济特区以其辉煌成就诠释着这一伟大创举的成功。
曾经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典范。深圳这个边陲小镇贫困闭塞,一江之隔的香港因其富硕和繁荣成了很多人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漆黑的夜晚,不少不安现状的宝安农民跳进冰冷的江水向着对岸的灯光潜游,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对于富裕生活追求和向往的“逃港事件”直接催生了特区。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促进共同富裕”的思想指引下,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和决心,特区人利用特殊的优惠政策先行先试,上演了精彩华美的“春天的故事”,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道路。土地拍卖敲响第一槌、率先启动国企股份制改革、发行中国第一张股票……为创新而生的经济特区,在体制、机制、政策创新中不断尝试与突破,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制度创新成就了特区的成功,也锻造出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品格。经济特区不仅为中国探索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提供了一条成功的路径,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最具价值的可供拷贝的样本,其从普遍贫穷发展为普遍富裕的蜕变更是激励、带动和促进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有意义的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经济特区还锻造了一种精神,就是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特区精神。
创新的道路从来就是不平坦的。特区三十年也是激荡曲折、充满争议:从1985年的“特区失败论”,到1992年姓“社”姓“资”的大讨论;从1994年起的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争议,再到2003年由一篇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引发的大讨论,一次讨论就掀起了一次波澜甚至是巨风大浪。但敢闯敢冒的特区人没有退缩,而是以不竭的探索勇气和精神思考引领着中国的发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激励着每一个渴望变革的人们。
进入新世纪,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在特区制度比较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等发展压力加大、以加工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下降等诸多发展困境面前,又以巨大的勇气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深圳更是率先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以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的创新资源,进入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昔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今天已成自主创新的领头羊。在这里,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比较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在这里,涌现了一批像中兴、华为一样跨国经营的自主创新的龙头企业;在这里,实现了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到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转变,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54.9%,更成为全球最重要的3G甚至4G通信装备生产和技术创新城市。
三十年探索创新,三十年荣耀辉煌。当初改革者们所设定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的使命今天特区已经圆满地完成。但是,时代在发展,特区的使命和任务也在改变,探索创新已深入骨髓的特区人更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这是2009年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珠海时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赋予特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崇高使命。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