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钢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启动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1/5/3 14:35:13
查看次数:
【字体:

    218日,我们刚刚召开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亲自到会,做了重要的工作报告,对科技界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开创十二五科技工作的新局面,做出全面部署。一周之后,科技部又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专门就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召开全国视频会议,这充分表明此项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工作和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为了贯彻中央精神,科技部和一行三会迅速行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出台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科技部与一行三会在未来几年共同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主要方向、重点任务和支撑措施。下面我结合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就扎实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科技和金融结合,是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历次产业革命的实践都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人类社会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

  (1)人类社会每一次大的产业革命,都是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从国际经验来看,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都伴随着重要的产业革命,当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高度融合时,往往会呈现出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事实上,世界经济发生的五次科技革命,也印证了科技和金融结合这个牛鼻子的作用。例如,由纺织技术革命引发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中,股份制模式和现代银行制度功不可没;由蒸汽机发明和铁路系统的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资本市场的建立发挥了重大作用;由钢铁、电力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与信托、保险等金融创新密不可分;之后,由汽车、石油等领域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与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规模化密切相关;由信息和远程通讯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与始于硅谷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等紧紧地相伴相连。历次产业革命所带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也深刻地告诉我们,谁在产业革命中成功做到了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入融合,谁就能在产业革命当中赢得先机,迅速崛起。

  (2)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融合又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一些发达国家主要经济体。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和人类共同面对的气候变化、资源环境、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双重压力下,经过了深度反思,痛定思痛,纷纷摒弃过度依赖虚拟经济支撑经济发展的方式,提出依靠科技创新再造实体经济的新战略。比如美国出台了《复兴法案》和《创新战略》,明确提出要以创新和投资为支柱;欧盟出台了2020战略,要把研究和创新资金占GDP的比例,从目前的1.9%提高到3%;日本出台了《绿色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着力开发环保和节能减排技术,并引导银行系统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看看发达国家的新战略,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二是通过金融财税政策引导金融资本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培育新兴产业。同时,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发达国家提出的所谓再造经济实体,绝不是把过去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转移出来的传统产业再拿回去,而是一要靠科技创新,二要靠金融创新,这两者的结合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可以说,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结合正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兴起,而金融创新重回正途,必将大大加快新产业革命的进程。这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的。

  (3)在我国,尤其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力于未来可持续发展,对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此,我们既需要按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也需要用好用活金融资源,充分发挥金融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市场催化和资源配置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在科技资源方面,我国R&D人员接近26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中央和地方研究开发机构3682家,研究型大学45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83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万家,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5万余家;国家科技计划,包括重大专项,每年产出3万多项科技成果;2010年专利授权总量达到81.5万件,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进入世界前三位,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技术市场成交额接近4000亿元。在金融资源方面,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超过78万亿元,沪深股市总市值达到24万亿元,创投资本总量约1800亿元,民间资本总量约40万亿元。从两个方面的资源看,对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如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我国已具备了从科技创新向产业开发、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展开的条件。然而,我们能否把条件变为现实,关键的一点,就是看能否真正打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渠道,真正实现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这也正是科技部和一行三会共同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我国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已有了良好基础,为新时期的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积累了宝贵经验

  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科技界工作的一个主题和重点。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设立创业投资、开办科技贷款以来,我国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已经走过了25年历程,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践不断丰富与发展,对于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的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正在初步形成。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截至2010年底,国家层面出台的近百项《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中,涉及科技金融工作的政策多达20余项;各省市出台的600多个政策文件中,也有近1/3可以纳入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范畴。这些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都从不同侧面对科技与金融结合给予了关注和支持。比如,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的金融资本,财政可以采取后补助的方式给予补偿;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财政资金可以通过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支持项目实施和企业发展;对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政策,还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等,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市场推广方面,通过用户补贴的方式启动实施了电动汽车十城千辆、太阳能电网发电的金太阳、半导体照明节能减排的十城万盏等一批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同时,科技部会同银监会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关于选聘科技专家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评审的指导意见》,这些创新举措在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试点。这一系列的政策内容丰富,效果彰显,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科技金融的财税金融政策环境。

  二是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科技金融工作内涵已经从1985年第一次提出的科技贷款,发展到覆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保险和投融资服务等多个领域。截至2010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770亿元,其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占57%,支持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涌现出无锡尚德、中星微、展讯通讯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导体芯片产业、第三代移动通讯等新兴产业迅速兴起。银行信贷方面,我们在中关村等一批国家高新区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银行科技支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抵押投融资试点工作等,全国已有24家商业银行和16家担保机构直接参与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农业银行在无锡高新区、交通银行在苏州工业园、杭州银行在杭州高新区、北京银行在中关村科技园、建设银行在成都高新区,设立了科技支行或是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中心。资本市场推出了中关村股权代办转让系统、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市场,截至2010年底,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531家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75%;在创业板上市的153家企业中,144家为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非上市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的股份报价转让试点,有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挂牌交易。在保险领域,保监会、科技部委托有关保险机构针对科技企业的保险需求开发了15个新险种。2007年财政部、科技部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取风险补助、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此外,债券也逐渐经成为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围绕科技投融资服务,建立了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担保公司、各类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

  三是地方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活跃。近年来,科技金融工作在地方开展的非常迅速,成效也逐渐显现出来。地方科技金融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北京、江苏、四川、天津、重庆、广东等地的科技和财政部门,采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补贴)资金和再担保资金、科技计划项目打包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分散和化解了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二是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中关村科技园区、浦东新区、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地分别成立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科技金融(服务)集团、科技创业投资集团、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吸引各类金融及中介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率、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三是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成立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和实施瞪羚计划,引入信用征信、评级、法律、财务、认证等中介机构构建信用体系,累计为6000多家企业提供了8000多份信用报告。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和金融结合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科技与金融部门的相互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彼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对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共识需要进一步强化;二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方式、手段等还处于初级阶段,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三是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的支撑条件、服务平台,特别是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中介组织,或者说能够沟通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服务还不够健全和稳定;第四,也是最关键的,我们还缺乏既懂科技,又懂金融,还懂一些企业运作的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科技金融人才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紧缺的,而我们国家的发展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相当大。

  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既是科技创新成果财富化的关键,也是我国能否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先机的要害所在。我们要重点考虑引导和放大金融资源,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充分依托已有的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禀赋,着力加强薄弱环节,牢牢把握机遇,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努力实现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新突破。

  三、以科技和金融结合为试点,为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开创科技工作、金融工作的新局面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技部和一行三会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既联合发布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又成立了部际协调指导小组,由科技部和一行三会主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五部门相关司局级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成员,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整合多方面资源,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本次会议标志着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科技部和一行三会将正式受理试点申请。下面我想对试点工作的实施提三点具体要求:

  第一,要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部署和推进科技金融试点工作。一是把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与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相衔接,与各地的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形成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相匹配的优化结构;二是国家科技资源配置和重大任务部署要聚焦到科技和金融试点地区,国家科技计划、科技专项的立项、资金投入要向试点地区倾斜,集中力量,形成集约和突破;三是创新国家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利用金融机制和手段,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库、专家库等要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全面开放,形成长效机制;五是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载体,创新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新模式、新工具、新机制,比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组织开展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科技人才把他们的科技成果和他们对于创业和创新的思维方案,通过大赛这个平台和创业投资以及企业家直接接触,来获得支持,同时国家科技资金和各地区的支持也是相互倾斜。

  第二,要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优势,深化试点工作。一行三会是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的组织者和推进者,一是要让各类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这也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开拓性工作,它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做好了是一项双赢的事业,因此,金融机构要勇于投身其中,我们共同承担风险。二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充分关注和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和科技型企业的成长规律,选准定位和目标,培育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新客户和服务对象,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三是将现阶段准备开展的创新工作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切实发挥试点地区的先导功能和示范作用。四是要从金融专业的角度对地方的新做法进行总结、规范,使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第三,充分调动试点地区的积极性,扎实开展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试点地区是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的实施主体,试点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最终取决于科技界、金融界特别是各地区领导的共同努力。希望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自身的基础、特点和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试点内容一定要紧紧围绕国家目标和地区优势组织,特别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要有真招实法。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是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充分听取专业人才的意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令行禁止。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多部门参与的工作体制和机制,系统设计,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同志们,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工作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使命也是十分光荣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多部门的合作、协调作用,紧紧围绕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赢得新一轮产业革命先机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