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辽市新增100多万亩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已建成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480万亩,通过节水压减农用机电井1.34万眼,实现农业节水3.1亿立方米。
通辽市粮食产量占自治区四分之一强,拥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在这些辉煌成绩背后是这样一组数据:2100万亩耕地、10万眼机井,每年开采地下水29亿多立方米,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农业用水量占到总用水量的85%。
严峻的形势倒逼通辽市必须走节水农业之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通辽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机遇,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实施“8511521113”工程统揽全市农村牧区工作,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特别是在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建设三个十万亩连片节水增粮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升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丰元庆村崔宝山家的60亩玉米今年头一回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以前浇水是管灌,一家四口全出动,在三、四百米长的一垄地里铺水管,时间长,浪费水,人还弄得一身泥水。”对于以前的浇水方式,崔宝山记忆犹新。 “现在浇地,直接到机电井处打开阀门,水就通过一条条滴灌带滴到玉米根部。”
花吐古拉镇党委书记齐广利介绍,一亩地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比普通大田灌溉少用150立方米水,该镇4万亩项目区耕地年可少采地下水600万立方米。不仅节水还增收粮食,农民也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有了种地以外的第二笔收入。
“2014年,通辽市将以节水增粮行动为依托,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新增160万亩,达到640万亩,其中集中连片膜下滴灌新建68万亩,达到130万亩,压井8300眼,累计压井2.17万眼,年农业节水4.12亿立方米。”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振云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