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为现代农牧业“强筋壮骨”
发布日期:2013/12/17 15:28:54
查看次数:
【字体:
览28次
    独特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丰富的物产,肥沃的土地,顶着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光环,通辽市的优质农畜产品红遍大江南北。

    为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牧区“8511521113”工程,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生态安全、增强农畜产品供给能力,结合通辽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通辽市2013年农村牧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杜梓提出,要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加快农牧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农牧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牧区全面达小康。

    计划的制定,开创了通辽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新局面。计划共涉及7个方面、43项任务目标,目前,已完成31项,其中玉米产业创新任务12项,完成6项,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农业机械研发及采购、秸秆转化、玉米人才“万千百十”工程、玉米种业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玉米博物馆等6项任务正在实施;肉牛产业科技创新任务5项,已完成4项,200万头安全绿色有机科尔沁牛肉带建设任务正在实施;沙产业科技创新任务5项,现已基本完成;荞麦产业科技创新任务4项,已完成3项,库伦旗建设5万亩荞麦高产示范区任务正在实施;红干椒产业科技创新任务5项,已基本完成;农业节水科技创新任务9项,已完成8项,科左中旗建设1万亩残膜回收技术示范区任务正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创新任务3项,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功能区建设已基本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2项工作正在实施。

    开鲁县大榆树镇是通辽市唯一的一处绿茄生产基地。该镇古榆绿茄协会会长丁乃民带领记者走进他家的温室:“这种绿茄由野生茄与鲜绿茄嫁接而成,不仅高产,而且抗寒、抗病、抗重茬。嫁接后的绿茄产量增加3倍,亩产可达1.5万公斤,年纯收入3万元。”温室内,暖意浓浓,一簇簇绿意盎然的茄苗散发出沁人的清香。

    “能增产这么多?”记者有些疑问。“一亩绿茄能抵30亩玉米的收入,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丁乃民说,这种嫁接方法科技含量非常高,从育苗到栽秧再到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已形成一整套技术。目前,在丁乃民的带动下,周边已有320户、700多名村民加入古榆绿茄协会。

    “通辽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粮食生产实现9年连续递增靠的就是科技创新。”市农牧业局副局长张连宇说。

    走入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左中旗3个10万亩集中连片节水增粮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仿佛走进了玉米先进种植技术的展览馆。感受到的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听到的是农民的连连叫好之声。

    今年,由于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扛、铺、收水管带的灌溉方式在丰元庆村成为过去。

    “现在种地太轻松了,作物需水时,一拧阀门,水通过滴灌带直接流到玉米根部。施肥也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儿,把氮、磷、钾肥倒入肥料罐内,肥料溶于水后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到玉米根部。”村民崔宝山介绍说。

    说起水肥一体化,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党委书记齐广利赞不绝口:“以前农民施肥,要一把一把地将肥料撒在玉米地里,再用小型拖拉机或牲畜耥一遍,费时费力还费工,肥料利用率也不高,第二年翻地的时候还能看到很多没被吸收的肥料。同时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容易形成渗漏,化肥随着水分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肥料随水直接流到玉米根部,保水保肥不说,农民的劳动量比以前减少6成以上。”

    因为采用了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如今崔宝山家的60亩耕地,他一个人就能轻轻松松侍弄,以前他家4个劳动力全部出动还累个够呛。

    大小垄种植方法同样是项目区农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前腰村村主任罗海峰介绍说,均垄种植法每亩种植玉米3500—4500株左右,大小垄种植比均垄种植每亩多种1000—1500株,空气流通、光照好,土地利用率提高了,还增加了玉米产量。

    “刚开始的时候实行测土配方,之后又实行病虫害统一防治、统一田间管理,效果好得没的说,科学技术不服真是不行!”前腰村村民王运祥赞叹道。

    今年,通辽市着力推进科技攻关,推进玉米产业科技创新。筹建玉米院士工作站、玉米博物馆、肉牛科学研究院,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院校的科研合作,推进“万千百十”玉米人才工程,即培养1万名农村牧区玉米实用技术人才、2000名嘎查科技服务员、200名旗县和苏木镇农技推广骨干、10名玉米科研顶尖人才。由市农科院牵头建设通辽市玉米博物馆,将其建成集通辽黄玉米品牌展示、节水高产高效玉米栽培技术展示、秸秆转化技术展示、玉米工业产业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平台。

   进入开鲁县人禾斋红干椒有限公司,满眼都是红彤彤的。厂区空地上,一趟一趟铺满地的是鲜辣椒;立体式的晾晒台上,一层一层铺的也是鲜辣椒。公司副总经理刘秀军顺手抓起一把鲜椒对记者说:“这种辣椒叫二荆条,也就是香辣王,辣度适中,是生产辣椒酱的优质食材。”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该公司建有自己的原料基地。“我们为种植户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强化生长期田间管理,确保辣椒绿色无污染。今年,600亩原料基地试种的二荆条喜获丰收,亩产2000—3500公斤,公司以1.8元/公斤的价格回收,高出了年初回收合同上签订的1.6元/公斤的保护价。种植户的利益有保障,积极性也就高了。明年,公司的原料基地将扩大到3000亩。”刘秀军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今年,通辽市为推进红干椒产业科技创新,以开鲁县为中心辐射科尔沁区和奈曼旗,推进50万亩红干椒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抓技术推广,以开鲁县东风镇为中心,沿国道303线创建绿色有机红干椒产业示范带,建设5000亩水肥一体化、全程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的红干椒高产科技示范园,开展工厂化育秧、二次移栽、膜下滴灌、智能控水等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抓机械化生产,由市科技局牵头,深化与中国国机集团、中国农机院的合作,在开鲁县道德村建设1500亩红干椒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实现红干椒栽培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

    玉米产业科技创新、肉牛产业科技创新、沙产业科技创新、荞麦产业科技创新、红干椒产业科技创新、农业节水科技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创新……如今,一项项科学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它们就像一把把“金钥匙”,打开了套在农民身上的繁重劳作“枷锁”,为现代农牧业“强筋壮骨”。(吴鹤翘)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