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推进商贸流通创新发展,支持线上线下互动,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全面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提升标准化水平,推动商贸物流转型升级。开发区充分发挥通辽市作为物流中心城市和国际物流支点这一优势,在综合物流园区,建立适应通辽市发展的物流业标准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了海关、国检、国税等部门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套企业之间的标准化信息流通。目前,内陆港可直接办理国际集装箱放验,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保税物流中心与江苏茂源集团实现合作,做大业务量,加速了A型保税中心申建进程。通辽铁路货场实施扩建改造工程,将建成集“仓储、物流、服务、交易”功能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铁路货场。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已连续两年被“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评选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
支持线上线下模式,释放商贸流通市场活力。开发区支持实体店通过互联网展示、销售商品和服务,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不断优化消费路径、打破场景限制、提高服务水平。目前,清谷新禾创建了“中国荞麦交易网”,日均销售额增长近10倍,日均发单量均值在200-300单,线上日销售额峰值达到3万元。自治区最大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泽强药业取得了互联网上药品交易资格,创建“泽强健康商城”网上销售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互动交易走在了行业前列。大旗家庭服务网业务遍及多个社区,可提供1000多项家庭服务,实现“让市民像淘宝购物一样购买家政服务”。
加速载体建设,促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开发区以买卖全国为方向,增强物流配送、质量标准、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展览展示等新型功能,发展集批发、零售、体验购物为一体的高端专业市场集群。9月26日,万力皮草城营业,促进了蒙东地区区域性物流商贸发展。支持宇东建材城由建材批发销售向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变,打造和培育以高档服饰为主的王府井商厦等核心商圈,逐步建立高、中、低档合理搭配,都市旅游、商务办公、商贸流通、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为补充的第三产业链条。
拓宽政策服务外延,支持商贸实体发展。开发区针对新城区城市功能配套不足、入住率不高、商业氛围不浓情况,出台了《新城区商贸服务业行动方案和中型商业网点扶持政策》,鼓励引导5-10家中型商超投入运营,对经营面积在1000-3000平方米的商超百货、影院、健身、休闲娱乐等经营场所给予1-2年的租金补贴,协助企业进行“订单式”培训,帮助企业办理证照手续。目前,日升日美、美联佳、刚刚超市均已在新城区布局营业。同时,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颁发新证书125份,新增市场主体1900余户。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