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思变转型升级展宏图
发布日期:2016/2/22 8:43:48
查看次数:
【字体:

谋定思变转型升级展宏图

—— 我市全面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述评·转型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又迎来了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如何正确认识、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形势和要求,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

如何面对持续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解决经济稳增长基础不牢固,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和消费增速下滑,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农畜产品价格下降等一系列实际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努力把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各种发展机遇条件,破解痛点,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旧貌换新颜,形成新常态下的竞争优势。

1月10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暨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列为全力以赴稳增长的重要战略之一。随后召开的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确定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农牧业现代化的布局思路,明确了打造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拓展新的产业领域、提高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牧业产业链延伸等一系列发展“骨架”。

前行有指针,心底有定力。站在深度转型的重要节点上,我市转型升级“组合拳”将持续发力,打出气势,打出成效。

展望五年:转型升级持续发力 再造新优势

时序更替,万物维新。带着征尘和荣光,怀揣蓝图和梦想,我们跨入了“十三五”。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今年一月,《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新鲜出炉,这一顶层设计明确了未来发展思路。

《纲要》提出,未来五年,我市坚持优化存量与做大增量并重、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并举,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通辽工业升级版。

未来五年,充分发挥我市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加快生产方式转变,走科技高产、生态节水、绿色安全、循环利用,一二三产融合互动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全区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

这是深谋远虑的谋篇布局与抉择!

谋定思变,促进转型,推动升级!

“十三五”期间,面对资源要素瓶颈,我市着力破解“低小散”格局,立足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煤电铝、玉米生物、绿色食品三大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主导产业向绿色、高端、集约、高效方向转变。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国家实施《国家制造2025》《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促增长的着力点、调结构的主战场,重点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能,孵化新的产业项目,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提高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园区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主动适应农牧业竞争性商品价格放开的新趋势,

大力调整区域结构、种养结构和产品结构,走绿色引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效益提升的发展之路。

长风万里,破浪前进。未来五年,转型升级必将推动我市走出一条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新路子。

开局之年:转型升级找准跑道 整装待出发

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又迎来了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

不同寻常的经济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态势。

资源要素优势不再,新的优势何以筑就?

如何全面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月10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暨城市工作会议客观冷静地分析了我市面临的形势:总体上看,我市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但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密切跟踪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切实把困难问题考虑得更深入一些,把风险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

一个科学的战略,总是由问题出发、谋定思变的结果。

会议提出,要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要求,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三个着力:

要着力打造优势主导产业集群。紧紧盯住铝新材料、玉米生物科技、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在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促进铝新材料产业向新型化发展、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农畜产品加工向终端产品延伸,大力推进锦联铝材二期、创源高韧铝合金、嘉晟铝材、忠大铝业、梅花生物技改、玉王扩产、华茂强力霉素、牧合佳肉牛、科尔沁牛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新优势。

要着力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煤炭、农畜产品等自然资源优势,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业态创新;推动中蒙药产业向产学研一体化和健康产业方向发展,在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品牌打造上实现新突破;推动食品加工产业向绿色、有机、安全方向发展;推动清洁能源向风、光、电互补发展,建设服务东北、华北的清洁能源基地;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要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转变观念,既要会抓工业、抓农业,也要会抓金融、物流、旅游等三产服务业,把无形资源转化为现实增长点。

对于农牧业来说,面对资源环境约束、生产成本上升、农牧业比较效益下降等现实问题,今年该如何疏解?

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掷地有声:必须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路子。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大做精肉牛产业,改良提升肉羊产业,稳定发展猪禽产业,积极开发肉驴产业,不断提高畜牧业比重和质量。要推进种养结合,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要拉紧拉长农牧业产业链,强化市场导向,推动玉米向专用型转变,打造玉米种植加工集散全产业链,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回眸五年:转型升级夯基垒台 聚力蓄后劲

回首“十二五”,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5年。

面对持续不断的“三期叠加”阵痛,全市320万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栉风沐雨,转型升级步伐坚实有力。

过去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9:35,正在向一产稳、二产优、三产强的方向积极转变。

过去的五年,生态高效农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达到850万亩,压减农用机电井3万眼,年节水5.4亿立方米,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0亿斤以上,建成饲草料基地500万亩,牲畜存栏突破2000万头只大关。

过去的五年,“三大产业集群”支撑作用显著增强,铝新材料、玉米生物科技、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生产规模和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过去的五年,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特色餐饮等现代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

过去的五年,非公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

唯其艰难,方显不易;唯其艰难,方显珍贵。

成功的的积累,为我市今后的发展“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2015年,现代农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粮食总产量138.4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111.5万头只,其中牛存栏302万头,农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达到68%。工业主导产业加快延伸升级,电解铝产能新增80万吨,铝精深加工产能新增87.5万吨,新增铝后加工产品42个;玉米生物科技产业新增产业链5条、产品31个;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产品销量稳定增长。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我市被确定为“全国自驾游目的地试点城市”,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增长;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90万人次;通辽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评为“第二批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市电子商务企业达到328家,农村牧区电子商务服务站达到1180个,成功承办全区农村牧区电子商务现场会。

“十三五”新征程已经开启,我市将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吹响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进军号。

2016-02-22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