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院士、专家报告会举行
发布日期:2016/9/28 8:51:35
查看次数:
【字体:


9月25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院士、专家报告会举行,6位在国际国内拥有极高声望的院士、专家现场分享各自领域研究成果,围绕科技前沿、重点难点、重大政策等方面为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出谋划策。市领导罗永纲、孙振云、道尔吉、梁志远、陆军、王肆虎、高忱、张志强、曹文敏、冯正玉、希日巴拉、贺海东、崔景英、赵长青、韩国武、孟令成、布和出席会议。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助理李志军出席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戴景瑞作了题为《当今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应用现状与前景》的讲座。戴景瑞院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其首次在中国实现玉米双交种三系配套,用基因工程技术育成中国第一代转基因抗虫玉米,育成多个玉米自交系,应用面积达1.6亿亩以上,亲自育成玉米杂交品种十余个,累计推广近一亿亩,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主持创建了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作为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育种与栽培院士专家工作站)进站院士,戴景瑞院士专家团队与我市农科院合作,在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教授王有年作了题为《都市现代农业的现状与发展》的讲座。王有年教授参加、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和推广项目20多项,获省部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荣获“全国科教兴村先进个人”。他长期致力于果树科教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丘陵山地大桃优质节水高效栽培”“平谷区桃产品质量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示范与推广”等十多个项目的研究推广示范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作为通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特聘专家,王有年指导和帮助我市编制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并协助我市申报审批。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郭铁成作了题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的讲座。郭铁成兼任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副理事长、创新中国智库首席专家、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专家顾问、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总编。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研究方法、国家创新战略、科技创新治理、创新政策工具。近年来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两部(合著),参与编写各类研究报告十几部。

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作了题为《飞机经济寿命可靠性评定理论与试验技术》的讲座。闫楚良1947年生于通辽,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从事结构疲劳和可靠性基础科学研究30余年,在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研究领域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创建了飞机结构预定寿命主动可靠性设计研究领域;创立了飞机高置信度中值载荷谱编制原理;建立了飞机全尺寸结构多点协同标定试验理论及方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飞机结构预定寿命主动可靠性设计”等30余项。主持完成10余种国家重点型号飞机载荷谱实测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级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闫楚良院士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关注家乡建设。

吉林大学董德明教授作了题为《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的讲座。董德明教授长期从事环境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环保总局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100余项,获专利6项。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先后主讲本、硕、博学生的多门主要课程。招收和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60多人。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模范、吉林省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好人,最美教师”、吉林省精品课程负责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药学院院长林瑞超作了题为《浅谈民族药的发展》的讲座。林瑞超是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专家、顾问,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药物检定首席专家,标准研究与检测中心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及中成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药物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药物标准物质、天然产物化学、药材规范化种植等方面的研究。曾分别获得法国卢赛尔科研奖、默尼埃基金奖、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药学奖等奖项。

各旗县市区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分管科技工作的副旗县市区长、管委会副主任、科技局局长,市直、中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驻市各高校、市直学校、市直医疗机构、市属科研院所、市属重点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主要负责人等共400余人参加会议。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