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内蒙古“潮”起来
发布日期:2015/2/4 8:19:43
查看次数:
【字体: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迅猛发展,人们在数字时代越走越远。随着数字化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智能手机与网络的大范围普及,数字化热潮在全球不断升温,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数字资源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社会核心资源之一,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已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文化资源数字化,不仅仅是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提高国家与地区文化软实力、综合实力,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 

  在内蒙古,数字化进程紧随时代潮流,数字化应用不断涌现。

 

  蒙医药典籍“活”起来

 

  从浩如烟海、艰涩难懂的蒙医药古籍文献中寻找一个古方,查阅一本市面上很难看到的经典蒙医药古典医书,获知某一味蒙药有何有效成分……这些以往公众特别是蒙医药研究者、从业者较难实现的愿望,如今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了。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馆长包哈申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将蒙医药典籍与电脑、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不仅使古老蒙医药典籍在现代社会实现数字化生存,而且通过互联网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现在我们博物馆2800多部蒙医药古籍文献中,已经有280部实现了数字化,并建成了4个蒙医药数据库,分别是文献、医案、方剂和蒙药,可供研究者和使用者系统进行查找和使用。”包哈申说。

 

  在这4个数据库中,蒙医药古文献数据库最早,是2011年底发布的。这一数据库选择了蒙医药博物馆馆藏的55部经典建成。通过它,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不仅能阅读到原版经典蒙医药著作,而且还能通过索引功能找到某个病种、某位医学大家在古籍中的相关记载。蒙医药古文献数据库的出现,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没有蒙医药文献数据库的空白。

 

  其他3个数据库分别是:蒙医医案知识库,包括名老蒙医的医案和临床经验,主要面对临床。比如一些疑难杂症,治不了了,可以进这个数据库去查文献,看名老蒙医是怎么治的。蒙医方剂数据库,记载了蒙医药240种方剂,主要面对教学。蒙药查询系统,包括了200多种蒙药及其有效成分,主要面对科研。

 

  “在一些人看来,建立数据库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无非是将古籍进行扫描、多媒体处理、入库,几个步骤而已。但事实上,要使它变成现代人能使用的资源,必须把数据库变成更高层次的知识库,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突破诸多技术上的难关。”包哈申说。

 

  她说,知识库要具备检索功能。例如,国际上首个蒙医药古籍数字库——蒙医药古文献数据库就实现了语义、关键字、蒙汉两种文字检索等功能。由于是开创性的事物,包哈申团队和合作方一起突破了几大技术瓶颈。

 

  首先是研发适合的OCR文字识别软件。包哈申介绍,当时的OCR文字识别软件对法、俄、英、中文都能识别,惟独蒙文无法识别。通过与技术合作方联合攻关,最终软件识别率达到了97%,文档编辑工作顺利进行。此外,为了让没有蒙文软件的电脑也能实现查询索引,技术团队对古籍中的所有名词术语进行了关键词翻译,工作量巨大且专业性很强。

 

  去年,蒙医药古文献数据库系统和蒙医方剂数据库系统双双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包哈申介绍,这既是对数据库进行了版权保护,又是对团队多年工作在科研技术上的一个肯定。

 

  现在,包哈申团队依然在对几个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致力于更多蒙医药数据库的系统研发。她说,如果没有人收集、整理、传承古籍文献,蒙医药就失去了根。而古籍文献要想永久保存,实现传承,就需要对其数字化,并借助互联网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共享蒙医药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蒙医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镇馆之宝“用”起来

 

  “古籍频繁使用会造成磨损。我们馆藏的珍品古籍都有专人负责,本馆的人想见也很难见得到,普通读者要接触到这些文献几乎是不可能的。”内蒙古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中心副主任何砺砻说,“实现古籍数字化,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方法。”古籍数字化最终会实现文献数据在网络或电子阅览室终端上保存、浏览,许多珍贵古文献将在更加科学的保护中实现广泛传播、永世长存。

 

  何砺砻说,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藏书。据介绍,自治区藏有汉文古籍50余万册,内蒙古图书馆为全区最大的古籍收藏单位。“我们馆藏汉文古籍1万余种、20余万册,蒙文古籍2千余种、1万余册,满文古籍2百余种、3千余册,藏文古籍5百余种、1万余册。其中不乏雷峰塔藏经——《宝箧印陀罗尼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几何原本》等珍品善本,古籍藏量和珍贵程度位居全区之首。”

 

  “内蒙古图书馆很早就启动数字化工程,但都是在按自己的标准在做。我们馆先后购置了古籍扫描仪、相机、古籍拍摄架等设备,基本可以满足古籍数字化工作的需要。”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冯丽丽介绍。2007年,国家“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实施,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201311月,该中心加入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华珍贵典籍资源库建设项目,负责《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几何原本》《和硕郡主封册》3种古籍的数字化加工工作,现已完成对3种古籍的拍摄及相应368帧图片的后期加工。

 

  “现在我们都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制的《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作为数字化和标引规范,根据档案典藏级别、采集方式,采用不同的技术规格。”冯丽丽说。

 

  上世纪50年代达理札雅将阿拉善王府藏书捐赠给内蒙古图书馆,其中的鼓词曲本、一批清内府精装古籍、怡府藏书、京报等颇具研究价值。《内蒙古图书馆线装古籍目录》将书库内阿拉善王府藏书进行了统计,总计900余种,2万余册,占全馆古籍藏量的十分之一。2012年,内蒙古图书馆启动了阿拉善蒙古王府藏书数字化建设项目,目前已经扫描加工阿拉善蒙古王府藏书中的鼓词曲本类古籍30余种200余册,京报3000余册。

 

  “古籍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物质承载者,迄今已经十不存一了。如何让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在经济、科技都大为发展的今天能继续传承下去,并协调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何砺砻说,“信息时代,我们要借助数字化的载体,让古籍数字化,成为我们特色的服务亮点。古籍数字化数据库完成后,读者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电脑看到古籍影像,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查询、借阅、下载,使我们的镇馆之宝走向百姓的书桌案头,能最大限度发挥古籍资源的价值。”

 

  沟通交流“畅”起来

 

  “过去,我们放牧时,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变化,冬天遇上白毛风、大雪等恶劣天气,常常措手不及损失很大。去年,旗里扶贫办、气象局和电信部门工作人员专门来到我家,发放了蒙古文气象手机和气象预警收音机,帮了大忙。”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阿拉腾杭盖嘎查牧民巴图苏和说,过去由于牧民居住分散,许多牧民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牧民使用的手机多数是老式手机,不能用蒙古文在手机上书写输入,也不能使用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现在使用蒙古文手机,我每天都能收到蒙古文的气象预报,还能收发蒙古文短信。遇到一些不懂的功能,还能直接找电信部门的专家来咨询。这个手机不仅提高了抗灾能力,还扩大了蒙古文的应用空间,已经成为我每天离不开的好帮手。”

 

  巴图苏和是受益于蒙古语言文字数字信息化的个案。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力度,加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2012年,自治区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13年,自治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3000万元,实施了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专项扶持项目,大力促进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资源建设、推广应用等各领域的协调推进。

 

  据介绍,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科学制定实施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基础研究工作;优化整合蒙古文网络资源;建成面向广大蒙古族群众,特别是为基层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建设政府主导,具有自主性、学术性、公益性的蒙古语言文字网站,建成蒙古语言文字资源开发、利用共享平台;大力普及、推广、应用蒙古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加快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步伐等。

 

  按照自治区工作部署,自治区民委、财政厅在项目实施中,大力支持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支持内蒙古出版集团等开展研究开发;着手建设蒙古语言文字多媒体信息推送平台;开展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服务,为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向分布在农村牧区的广大蒙古族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在热销智能手机上预装蒙古文应用软件,实现了蒙古文的手机短信发送,并开通24小时蒙古语客户服务专席。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我区使用蒙古文智能手机的农牧民已超过6000多户。

 

  现在,蒙古文手机短信发送、蒙古语言文字多媒体信息浏览、自主下载安装蒙古文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等服务已经在蒙古族群众聚居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蒙古语综合信息云服务平台正在抓紧建设,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自从在旗里工作的孩子给我买了一部蒙古文手机后,我已经学会了浏览蒙古文网站,还学会了用蒙古文输入短信,和同样用蒙古文手机的亲朋好友联系起来更加方便了。”东乌旗商都嘎查牧民达布海说,他希望上网条件可以改善,在蒙古文网页上能更多地设置反映蒙古族历史文化的网页,并及时更新,这样蒙古族传统文化就能更好地传承了。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