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科技牌 梦圆增收路
发布日期:2015/3/4 9:01:03
查看次数:
【字体:
打出科技牌 梦圆增收路
——开鲁县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纪实

本报特约记者 胡建华 通讯员 董 权

2013年末,开鲁县被确定为自治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 2014年7月,试点工作被自治区确定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两大建设任务。无论对百年农业大县而言,还是对守着土地过日子的广大农牧民而言,这都是好事、喜事。

“真金白银”投 真心实意推

“目前我县已累计投入示范试点项目资金3372万元,除自治区财政扶持资金2000万元外,其余资金主要是整合县本级资金和群众自筹。”这是县财政局局长张志和给出的数据。透过数字,我们看到了自治区的支持力度之大、开鲁县委政府的决心之强、农牧民的期盼之切。

花这么多钱,要弄啥?

该县在东风镇东方红村和道德村各建设5千亩红干椒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开鲁镇三星村和全胜村为中心各建设1万亩玉米标准化示范基地。整合县质监、食药、农业推广中心、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卫生部门涉及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的5个技术机构,组建成自治区唯一一家县级大型综合检验中心。建设内蒙及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大型县级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目前已完成部分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建成了开鲁县农牧业智能化指挥中心100平方米、标准化培训室180平方米和农产品展厅500平方米。在红干椒种植基地东风镇建设了镇级科技信息服务站,在特色产业村和合作社、农资商店等地建设了8个村级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室。

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牧民来说,以上这些东西,又有啥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了标准化基地和综合检测实验室,可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农牧业综合信息查询、农产品溯源、电子交易、农作物病虫害及缺素症状诊断、科技远程教育、专家视频预约、远程视频会商等十余个系统。”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赵瑞凡介绍说。镇级服务站和村级服务室通过信息发布机、触摸查询机、移动终端等,完成信息采集、发布、报送,与服务中心各系统有效对接,实现了农业生产智能指挥、视频答疑、病虫害诊断等全程服务。

一场科技含量更高的“农”字号改革在开鲁大地高调展开。

大凡新生事物,都有个被接受被认可的过程。传统种植模式、经营方式已在一代又一代农牧民中根深蒂固。两个体系如何获得“用武之地”迫在眉睫。

为了便于农牧民直观了解、慢慢消化,该县编印红干椒和玉米标准体系及田间管理手册各2万册,分发到示范基地每户种植户手中,用以指导标准化生产;对60名镇、村科技信息员进行了重点培训,分批培训农牧民6000人次,推广标准化生产流程;制作并上传农牧业科技培训视频短片32个、各类涉农服务信息2万多条,骋请县内外农技专家与当地“土专家”组建专家服务团队,通过农牧业专家视频预约诊断系统、农牧业远程视频会商系统、专家施肥系统等进行视频诊断、网上咨询和现场指导。

科技服务精准 增收效果明显

该县属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农民凭自己经验耕种,缺乏科学规范的田间管理标准,存在着选种不优、施肥不明、农药超标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玉米和红干椒是我县的主导产业,是农牧民主要收入来源,选择这两个品种试验示范,也就抓住了农牧民增收的关键。通过1万亩红干椒和2万亩玉米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了全县农业管理实现标准化。

“庄稼缺水了,或是少肥了,村里的科技信息员在电脑上就能看出来。这边一点鼠标,基地里的设备就干活了,人根本就不用去地里,水肥、温度啥的控制得更是准当。我是真服了!”开鲁镇三星村农民何树申感慨地说。

何树申认识到的省心又省力的高科技,只是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一部分。APP手机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在县、镇、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大型农资超市设立的信息发布机、触摸查询机,使农牧民通过现代网络方便地获取科技服务信息。农牧民在田间地头就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接受与专家的在线视频咨询指导、病虫害视频诊断等服务。除了可以为每家每户农牧民提供“点”上的精细化服务,农业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还实现了农牧业服务的高端化,“面”上辐射全县。农牧业综合管理系统在开发时定位于建立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基层信息员的基础数据采集、县级中心工作人员的汇总上传和数据分析,使全县农业生产当前状况、发展趋势、注意事项一目了然,建立了高端的大农业管理体系。

2014年一入冬,县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人气很旺,可容纳200人的培训基地每天都坐满听课的农牧民,或是听本县农业专家面对面讲解,或是看科普宣传片。该中心可同时通过视频进行多个乡村的农业培训,试点村也可通过信息发布机滚动播出农牧业专家培训视频,使群众足不出村即可进行远程农牧业教育。

除了产前有种植信息指导、产中有专家视频答疑,产后还有销售信息服务。通过开鲁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发布农牧民、商家的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确保特色农产品有销路、卖得好。

该县通过2万亩玉米基地和1万亩红干椒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有效提升了全县农牧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牧民增收;通过全区第一家县级综合检测中心的正式运行,实现了农产品从种到收的全程检测,打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试点工作建设了县级农牧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开发了手机端APP;通过建设村级视频会议中心和开展专家视频答疑等服务,打通了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村王宝柱家基地里的20多亩地玉米,亩增产300斤左右,为他增收6000多元呢。现在,咱村老百姓见识了农业科技管理的‘含金量’,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其他村的村民们也看红了眼。”老何喜滋滋地说。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