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增添发展新动力
—— “科尔沁速度”述评
在伯恩露笑蓝宝石晶体有限公司,一名工人在监控真空蓝宝石生长炉的生产情况(摄于4月12日)。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本报记者 王晓飞 特约记者 石颖
四月的科尔沁草原,春暖花开。科尔沁区的经济发展势头正猛:从建设工地到生产车间,一个个产业转型项目正在蓬勃生长。
投资30亿元的欣意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生产项目,6月份将开始试生产;
投资20亿元的温德克飞机制造项目,主要机型“鹰Ⅲ”飞机技术研发团队将于5月份入驻,预计9月份下线试飞;
投资10亿元的国创金科工程机械项目,厂房改造工作已完成,样机试装工作已完成……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科尔沁区立足产业实际,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2014年公共财政收入在自治区102个旗县区中,由第16位跃升至第11位,创造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科尔沁速度”。
回顾2014,一组组鲜活的数字跃然纸上,展示了科区的发展实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1.6亿元,同比增长8.3%。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2:3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4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9.4亿元,增长10.8%。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占全市的77%。
数字背后蕴深意。这组数字清晰呈现科尔沁区千方百计稳增长,蹄疾步稳推改革,坚定不移调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和速度。
新常态下,科尔沁区如何迎接新挑战,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更大辉煌,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2015年1月10日,市委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切实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强化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1月21日,市委召开旗县市区委书记会议,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进行了再部署。
方向已定,重在落实。
今年以来,科尔沁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咬定发展县域经济大目标不放松,抢抓县域经济发展新的政策机遇,找准优势特色,加快转调步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科学谋划产业集群发展,全力开创科尔沁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新局面。
顶层设计的部署无疑是科尔沁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破题”的锦囊。锦囊已有,而智慧理性的实施步骤无疑是关键。
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内力的必要修炼
——“科尔沁速度”体现出的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促使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大逻辑和大思路。
创新到底会为新常态下科尔沁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内生力量?伯恩露笑蓝宝石晶体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月20日,科尔沁工业园区。投资近20亿元、堪称行业翘楚的伯恩露笑蓝宝石晶体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经投产,生产车间内整齐排放的171台蓝宝石长晶炉开工作业,几名工人正穿梭其间。今年1月21日,第一个蓝宝石晶体在这里“诞生”。
由产能名列全球三甲的港资蓝宝石生产商——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与浙江露笑科技公司联合投资的伯恩露笑蓝宝石晶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蓝宝石高端显示面板的高科技新材料企业。
公司副总经理胡董成介绍,目前公司已完成投资近20亿元,今年1月一期工程投产,具备了年产80公斤规格的蓝宝石晶锭6000多万毫米的能力。公司全面投产后,产品主要供应苹果、三星等公司,约占这些公司采购量的近70%,更重要的是,技术工艺和设备均为公司自主研发。目前二期工程也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7月全面投产,全面投产后每年产值将达到17亿元。
引起记者注意的是,这样一个占据行业技术制高点的企业,从沿海地区落户相对偏远的科尔沁草原,招商入驻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仅仅用了7个月。
2014年9月,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杜梓率领全市旗县市的一把手来这里观摩,赞叹说,伯恩露笑公司创造了新的“科尔沁速度”!杜梓表示,这种速度不仅仅是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快的速度,更是新兴产业加快规模化的速度,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速度。
这只是科尔沁区力抓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该区把科技创新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积极引进伯恩露笑蓝宝石加工、欣意线缆、温德克“鹰”型飞机整机制造、神鹰通用航空飞机制造等科技含量高、发展效益好的新型项目,强化对新型项目的金融、政务服务力度,推动新型项目建成投产。鼓励企业发展各类研发中心和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在技术、产品和销售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升科技含量。据统计,2014年高新技术项目占该区引进项目的21.6%,到位资金达到146亿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区累计实施项目37个,其中续建项目14个,新建项目23个,投资超亿元项目18个。一季度,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0亿元,增长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2亿元,增长8%。全社会用电量近14亿千瓦时,继续保持增长,工业企业运行态势良好。新建项目中,实施梅花生物科技综合项目、伯恩露笑蓝宝石晶体及“掏棒、切方”加工项目、保利协鑫热电联产项目、霍煤预焙阳极项目等10—50亿元项目4个。
以伯恩露笑蓝宝石为代表的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高端产业企业急速入驻科尔沁区,不仅仅是科尔沁区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的速度,也是新兴产业加快规模化的速度,更是重点项目由低端到高端,由初加工到高精尖质的飞跃。
一个个高端项目,加速了产业聚集,产业的集约集群发展又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加速发展——而这正是“科尔沁速度”的生动展现。
转型升级 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
——“科尔沁速度”体现出的是更加注重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大智慧和大远见。
产业转型升级既不是一蹴而就的理想,也不是空中楼阁的愿望,需要立足科区本身的特点进行理性、条理的推进。
产业转型首先要立足自身优势,玉米生物、农畜产品加工等依然是科尔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关键。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该区加速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在新引进项目的选择过程中,更加注重项目的科技环保水准、发展前景及集约化水平,全力打造新型装备制造产业、硅砂及新材料产业、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稀土高铁铝合金、轻型飞机生产线装配、微晶板材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环保水平高的新兴产业项目异军突起。
与此同时,该区还加快引导生物发酵、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走高科技新型化发展之路。
两年前,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味精为主的玉米加工企业。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该企业已经实现华丽转身:味精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30%、谷氨酰胺产量占全球44%、苏氨酸产量占全球25%……如今,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生产调味品、氨基酸、生物医药三大类、数十种深加工产品的新型玉米深加工科技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也是通辽市首家年出口额过亿美元的企业。该公司还投入近7亿元升级环保设施,并利用“三废”生产多种有机肥,进一步提升了绿色发展竞争力。
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要坚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调优调强农牧业结构,才能让农牧业更强、农牧民更富、农村牧区更美。
该区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坚持走“生态、安全、高效、高产”的现代农牧业之路,推动现代农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迈进。加快发展节水高产田、设施农业、沙地葡萄、食用菌、生猪和肉牛养殖等特色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新增4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完善设施农业小区46个,重点打造4个“菜篮子工程”样板小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4.4万亩。同时,积极扶持金锣食品、谷道粮原等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着眼全局性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增添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是科区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思考。
该区主动迎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趋势,从文化旅游入手全力打造莫力庙精品旅游区、鲜光民俗文化村、飓力恒度假村等旅游景点,确立了“一横一纵十字线”的总体布局结构。并将科尔沁文化充分融入到旅游业发展中,加快打造科尔沁文化旅游名城。重点推进万达广场、大润发等国际国内知名商贸项目发展,强力推进蒙王医药物流、金港物流等四大品牌物流园区建设进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重点打造十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现在,在通辽地区中部,科尔沁区以玉米生物科技为引领的自主创新及现代商贸物流高端产业集群,要素吸引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转化率持续提升。
对于新常态下“科尔沁速度”如何向前发展,市委常委、科尔沁区区委书记高忱有着全盘性的清晰认识:“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我们真切感受到,转方式、调结构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等不得、慢不得。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需要创新驱动,用高新技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这样,地区发展就会有无穷的活力、潜力和空间。”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