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刘建成正在自己地里布设塑料管,然后播下玉米种子。他说:“有了‘农田用水智能计量IC卡管理系统’浇地技术,旱了就浇,太方便了。享受了这样的好政策,咱就更应该把土地改造得更好,粮食产量还会增加。” 备春耕期间,刘建成还购买了30立方米农家肥铺到了地里。
刘建成是开鲁县开鲁镇王家店村农民,去年他家140亩玉米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用水量减少一半,亩均增产150公斤。刘建成家的地,位于该村集中连片玉米膜下滴灌现代生态节水农业项目区。该镇三星村也使用了这项技术。
近两年来,开鲁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指示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8337”、通辽市委“8511521113”发展思路,不断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基础、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步伐,力促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083元。
2015年,开鲁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2300元。为实现这一目标,开鲁县要继续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力度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高标准农田、千亿斤粮食增产和土地整治等项目,使全县基本农田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正是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开鲁县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预计种植玉米在194万亩以上,产量可实现17亿公斤。仅此一项,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万元。
红辣椒也是近几年开鲁农民增收的一项产业,去年,仅辣椒一项,开鲁县农民人均增收2300元,农民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
开鲁县道德村每年春、秋各有一道风景,即春季家家扣大棚、席椒苗,秋季户户房前屋后晾晒红干椒。经常到地里查看辣椒苗长势的椒农孙长久说:“销售绝对不是问题,年前我们合作社就和韩国签订单了,他们的收购最低价格不低于年前价格。”
今年,开鲁县以红干椒市场为依托,推进红干椒品种更新和产业提质增效,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全面加强红干椒产业的研究、指导和服务,推进红干椒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提效。全县集中落实1块万亩以上红干椒膜下滴灌项目区和红干椒制种基地,每个镇场要建设200亩高产攻关示范田,辐射带动5000亩以上,确保全县红干椒播种面积达到35万亩;研究红干椒专业市场启用机制,全面启动红干椒专业市场,引领红干椒产业发展壮大。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红干椒产业办副主任杨新民说:“椒农都首选色价高、产量高的新品种,这是这两年显著特点,也是我县辣椒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原因。”
这几天,黑龙坝镇忠厚村的高玉清老汉特别高兴,他订购的200捆牧草到家了,可以保证他家存栏的60多只基础母羊过夏了。开鲁县针对秸秆多、饲料多的优势,鼓励发展养殖业,牛羊发展迅猛。对于普通农民而言,养羊因为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更是首选。今春,东风镇六合堂村对养羊小区进行了扩建,目前小区达到2户,户均养羊200只,今年可实现纯收入45万,全村人均增收500元。
2015年,开鲁县重点发展肉羊和肉牛产业,稳定发展生猪、奶牛、蛋鸡等产业,抓好规模养殖场或小区、养殖专业村、大户建设,进一步建设好肉羊基地、黄牛基地和生猪基地,计划新增肉羊20万只、肉牛3万头;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40处、养牛专业村12处、养羊专业村20处;加强扩繁母牛“万千百十”示范工程建设,新增基础母牛繁育户600户。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确保备春耕有序进行,开鲁县在农资准备、科技培训上也下了一番工夫。所需的化肥、种子、种衣剂、除草剂四大类商品自春节前开始陆续调入。目前,化肥已到户1.68万吨,到户率达30%;玉米种子到户290万公斤,到户率达49.6%。县政府责成农牧业执法大队、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全县农资市场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发放宣传单2000份,查处种子标识不符案件5起,农药备案登记161份,净化了农资市场,保护了农牧民权益。协调支农贷款15亿元,目前已投放6.8亿元。去冬今春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玉米、红干椒、药材、温室、大棚等新技术培训,开展设施农业培训30余次,培训200人左右;开展玉米节水高产高效科技培训班16期,培训1300多人次。同时,大力推进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217名农村科技服务员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作用,提高科技对农牧业的服务水平。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