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源于对国内外大势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深刻洞察。当前,世情、国情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各国之间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现状看,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相对于内蒙古而言,连续多年,内蒙古在发展的“高速路”上奔跑。创造奇迹,也伴生问题:主导产业结构单一、链条不长,总体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
形势,催生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了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与共和国休戚与共。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强大动力。
思路,决定出路。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特色,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抓战略,强化顶层设计;抓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抓统筹,提升创新能力;抓项目,引领产业升级;抓企业,培育创新主体;抓合作,推进协同创新;抓未来,奏响时代强音”,内蒙古以“七个着力点”为主攻方向,奏响科技创新最强音。
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走在全国前列
弈棋落子,首重布局。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恰逢创新改革发展之时,明确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统筹部署好科技创新资源至关重要。
自治区科技厅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科技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历时3个月,深入80多个旗县进行广泛的基层调研。在此基础上,自治区科技厅起草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年)》,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出设计和部署,以前瞻性的思维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举措和重点任务,并于2015年初经自治区审定出台,这一工作较国家要求提前一年。
2016年成功召开了全区科技创新大会,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提出了建成创新型内蒙古和科技创新强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未来30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编制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科技合作、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态建设、资源环境、民族医药、技术市场、科学技术普及等一批重点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科技创新发展顶层设计更趋完善。
持续开展了重点产业技术路线图设计。围绕“六大基地”“两个屏障”和“七业”同兴的建设需求,选择重点产业开展技术路线图的研究与设计,凝练了这些领域科技创新的创新需求。目前稀土、有色金属、煤化工、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现代装备制造、大宗工业固废利用产业技术路线图已出台,清洁能源、肉苁蓉、双峰驼等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和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完善科技法律制度,强化政策配套支持,着力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环境。
修订《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在科学技术研发与应用、企业技术进步、科研开发机构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进一步强化了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鲜明导向,明确了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责任主体和重点任务,为集成内蒙古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围绕科技体制改革、项目资金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转化、基础研究、科技平台载体建设、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科学普及等各类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政策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政策之间关联度大,组合协调作用明显,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系统性的科技创新政策力量。
印发了《自治区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若干意见》《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八项措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起草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内蒙古一系列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磅规划和方案密集出台,清晰定位科技创新供给的新坐标。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以创新思维增活力,科技创新的风潮在草原大地上激扬。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