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内蒙古•广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合作与产业对接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两省区科技界、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代表190余人相聚青城,通过实质性的项目对接和洽谈,促进双方技术共享、合作共赢。
从“多模态影像成像技术对胶质瘤疗效的评估及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到“新型快速伤口修复愈合凝胶研发”;从“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蒙古族PSEK家系致病基因及其发病的民族差异性研究”到“蒙药及其提取物抗骨质疏松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从“模拟虚拟技术在心内科介入实践技能中应用研究”到“健康大数据应用于重大疾病与慢性疾病风险监测与管理研究”,一大批创新生物医药项目通过蒙粤科技合作平台将在内蒙古落地生根。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签署了“血浆维生素K水平与左心房血栓发生相关的大样本队列研究”合作意向,与广州市天河诺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脐带血PRP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合作意向。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张园介绍,心房颤动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并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临床疾病。在我国,房颤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2%,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尤其在内蒙古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致残率更高。但国内尚无房颤患者血浆维生素K水平与左心房血栓发生相关的大样本队列研究。通过此次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合作,医院将开展此项临床研究,为以后的科研提供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相关数据。
农业领域: 项目结合产业扶贫一举多得
盐碱水广泛分布于内蒙古,由于众多内陆生物难以适应,盐碱水的开发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乌海市海南区因黄河盐碱地水位高、水质差,种养殖业难以发展,也由此带来了贫困问题。
对接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一项“盐碱水养殖对虾技术”引起了乌海市一家企业的高度关注。经前期接恰与会场洽谈,乌海市兴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联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署了“盐碱水养殖对虾技术示范”合作意向。
据该乌海市兴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现有4000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其中有500亩基础鱼塘,希望通过这次对接引进这个项目,既可以解决当地盐碱地改良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农民致富难的问题。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张家松介绍,“凡纳滨对虾”作为广盐性生物,可以适应0-40ppt的盐度,耐高盐碱,是盐碱水利用的优良生物品种。对虾作为广受大众喜欢的海鲜,西北内陆地区鲜活对虾量少价高。“我们研究团队开发的‘对虾封闭工厂化养殖技术’是可实现全年高产、多茬养殖的对虾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体系,具备养殖密度高、饲料系数低、排放少、水循环利用达90%和产品优质等特点。生产的高品质对虾不仅能提供优质蛋白,还能作为盐碱水开发的有效手段带动周边贫困人民致富。对接会后,我们已经派出技术人员到乌海市进行实地考察,为下一步的合作奠定基础。”张家松说。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与华南农业大学签订了“食用菌安全高效关键技术应用推广”合作意向书,着重解决内蒙古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技术问题。
“我们这次和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合作,将依托他们在运送装备方面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立足内蒙古食用菌的生产实际,开展食用菌机械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来降低劳动强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所王勇介绍说。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所2015年获批建设了“食用菌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此次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将实现田间菇包和菇房轨道化运输,提高效率80%,节省人力70%以上。并全面采集食用菌工业化生产环境数据,建立食用菌分级标准数学模型,实现食用菌生长好坏的自动化检测与控制,达到食用菌优质生长与优质化云平台管理。同时开展两省名优特食药用菌品种引进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产业化应用。
畜牧业领域: 产学研助力传统产业
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鄂尔多斯鄂托克旗,是以阿尔巴斯型种羊的保种、选育、科研示范、推广为主的科技型企业,也是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繁育院士工作站的依托单位。
对接会上,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中科协同创新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共同签署了“超细、高繁阿尔巴斯绒山羊新品种(系)选育”意向合作协议,三方将强化产学研合作,以阿尔巴斯绒山羊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绒山羊养殖户盲目追求数量和产量导致的绒山羊个体性能退化、平增产绒量和羊绒品质下降,产羔率低和养殖效益低等问题,以恢复阿尔巴斯绒山羊优良特性为目的,开展超细、高繁阿尔巴斯绒山羊新品种(系)培育,超细、高繁绒山羊基因性状研究,最终达到绒山羊品种改良、草场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共赢局面。
阿拉善荒漠双峰驼牧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主要提供牧业生产生活所需智能网络设备,引进养殖新技术、新设施设备以及进行相关技术咨询和服务。
合作社负责人乌尼孟和介绍:“这次参会我们一是想寻求基于草原的原始数据采集终端设备,二是想看看有什么好的合作商机。经过和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医院等4家单位的对接,最终和广东省中医院在利用驼奶开发‘养生产业’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现在正在进一步的对接中。”
工业领域: 攻坚克难环保先
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矿业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技术和装备水平低、污染防治意识差等问题,致使不少矿山在开发过程中造成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并有扩散趋势,形成潜在的污染风险,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治理迫在眉睫。
对接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冶金研究院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达成了“矿区重金属污染控制与土壤修复技术”合作意向。
内蒙古自治区冶金研究院李林介绍,华南农业大学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团队是国内较早开展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利用研究的团队,在重金属矿山废弃地先锋植物与微生物联合生态恢复技术、表层化学淋洗+深层固定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他们将依托将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华南农业大学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团队针对我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合作,为自治区建设绿色矿山提供技术支撑。
内蒙古久科康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所签署了“高含盐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合作协议。
据广州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负责人介绍,此次合作将针对内蒙古地区煤化工行业产生的高盐废水,开发资源化利用工艺,利用超滤、纳滤、反渗透技术对其进行分盐浓缩,再进行蒸发结晶,得到高纯度工业氯化钠与硫酸钠结晶盐,同时利用合作公司的化工销售网络平台进行销售,解决当前高盐废水无法处理、蒸发结晶盐无出路的难题。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