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内蒙古•广东新一轮科技合作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18/9/5 8:59:41
查看次数:
【字体:

   827日,内蒙古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合作与产业对接大会召开,拉开了蒙粤新一轮科技合作活动的序幕。同时,首场对接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来自两省区科技系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对接大会。两省区科技厅主要领导分别作了大会动员。这是继2013年两省区成功举办首届蒙粤科技合作活动周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科技合作活动。

   828—31日,广东省科技调研团一行30余人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三地进行调研、对接。调研期间,调研团走企业、下农村、进工厂、访科研院所,重点考察了稀土、农业、化工等领域,寻求新合作。

   01 积极创造条件让稀土走进绿色通道

   调研团在包头市,围绕稀土领域先后赴包头稀土研究院、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内蒙古英华融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调研。

   包头稀土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宏表示,内蒙古和广东资源互补,合作前景值得期待。我是搞计算机的,想问一下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模型领域方面,能不能用到你们的工艺?我给您一张名片,咱们过后详谈。”…结束包头稀土研究院的调研时,调研组的成员纷纷向张志宏咨询相关问题,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调研期间,广东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周木堂积极为蒙粤合作提供便利,发放福利不断:跟广东这边有没有合作的需求?我们可通过院所合作方式联合建立实验室,或通过在企业和研究院之间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达成科技合作,实现双赢。你们在广东这边的企业有没有享受到广东省的一些相关优惠政策?如果是独立法人,在广东也可以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科技厅积极提供联系渠道和联系方式,为双方后期科技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02 打造安全溯源树品牌巴彦淖尔农产品有望走向更大市场

   巴彦淖尔市素有塞外粮仓之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巴彦淖尔市,考察团分别深入巴彦淖尔市富川养殖基地、草原宏宝食品有限公司、蒙元宽食品有限公司、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东立光伏电子有限公司、五原县电商园区、五原县联星光伏农业示范园等地进行调研考察。

   这个河套面粉做出的馒头吃着真香!这里的瓜果真甜!奶制品的味道很纯正!”…调研团成员普遍感到,巴彦淖尔市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矿产资源富集、水资源充沛,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合作领域广泛。调研过程中,广东省调研团与巴彦淖尔市13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

   中国农安网负责人沈玉利表示,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紧邻黄河,灌溉资源丰富,使得当地农牧业发展迅速,农产品污染少,口感极佳,唯一遗憾的是品牌战略稍差一筹,品牌没有打出去。

   经过考察发现巴彦淖尔市在产品溯源方面刚刚起步,比如养殖场里面缺少现代化的电子溯源设备,监控设备是从安防角度出发并非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沈玉利认为,产品溯源不应仅停留在车间加工的流程上,而应从源头上追溯,让老百姓相信这个产品是安全的,质量有保证。



   他建议巴彦淖尔市主抓小麦、油料、羊肉、乳品等产品,建立安全溯源,打造名牌产品,将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他希望,内蒙古和广东双方科技部门以及当地企业共同发力,结合中国农安网现有的平台和技术,为巴彦淖尔的企业建立溯源体系,推出区域名牌产品。对此,广东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周木堂、内蒙古科技厅副巡视员云涛一致认为,关于此方面的合作,需进一步商谈,争取尽快达成合作。

   03 产业对接取得实效鱼虾养殖技术落地

   830日,调研团抵达乌海市。先后深入乌海化工有限公司、乌达工业园区、东源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院、君正氯碱技术研究院、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恒业成有机硅研究院、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调研考察,并观摩了乌海湖生态修复与渔业优势品种资源增值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



   调研过程中,广东联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乌海市兴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对接取得重大成果。根据协议,乌海方面提供5000亩水泽地,3年内投资1.3亿元人民币用于鱼虾养殖、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广东方面提供养殖技术,派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引进机器人先进技术,实施智能化养殖。此项目得到乌海市海南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被列为海南区科技重点扶贫项目,合作期限50年,计划年内开工。

   经初步估算,该项目3年内可产黑白对虾4000吨,产南方鱼类1500吨,创造价值3亿元人民币,实现利润1.8亿人民币,对推动当地经济转型、改善民生、解决就业、改良土壤以及生态环境、助推脱贫攻坚,都具有积极的科技引领作用。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