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民:科技创新扬帆再启航 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日期:2019/2/27 10:23:00
查看次数:
【字体:

    拼搏奋斗新时代,创新改革正当时!值此2019年全区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创新内蒙古”科技政务信息公众平台全新策划推出《科技局长话创新》专栏,特约自治区各盟市科技局局长发表署名文章,围绕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全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谈经验、谈思路、谈部署。今天为您推出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振民的署名文章《科技创新扬帆再启航 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18年,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重大决策部署,强主体、育载体、建平台、引人才,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今年,呼和浩特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将扬帆再启航,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 新时代 新作为 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去年,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呼和浩特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改革任务,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盘活科技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盘点2018,呼和浩特市本级安排各类项目137项,支持企业研发创新资金15263万元;同时还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科技项目157项,争取资金45374.8万元,同比增长660%,创历史新高。目前,呼和浩特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已达到30%,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凸显。2018年,呼和浩特市获批自治区级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示范机构等各类创新载体46家;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63件,远高于自治区2.01/万人,居全区首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73家,同比增长39.3%,继续领跑全区。一串串数字,一份份成绩,承载着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见证着呼和浩特市科技发展坚实的脚步。

 

二、新起点 新蓝图 谋划科技新发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目标的关键之年。今年年初,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科技发展的新号角,极大地鼓舞着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士气和工作热情。作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自治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从新的起点出发,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升级、拓展科技合作渠道和加强科技宣传培训等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做到系统实施、重点突破、提质增效,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三、新思路 新篇章 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19年,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和鼓励政策,开展全方面多层次的培训、专业辅导和后续跟踪服务工作,积极推荐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内蒙古科技创新板等融资平台挂牌融资,2019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

 

    二是围绕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设施农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支持力度,在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品种引进方面取得新成效。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提高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提升农牧业科技含量,推动质量兴农,实现增产增收。以持续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为突破口,发挥科技创新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乳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伊利集团开展世界级乳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升乳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三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制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循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加快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自主增长能力。重点支持已经进入中试及产业化初期、即将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特别是围绕呼和浩特市百亿元级工业骨干企业和列入自治区上市培育计划的企业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制定规划、技术标准,加大对企业主导的新兴产业链扶持力度,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继续发挥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特别是用足用好创新奖励扶持资金和创新投资引导基金,为补齐工业短板提供支撑,不断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四是围绕呼和浩特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民生科技需求,加大实施民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重点推进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和公共安全等直接关系民生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民生科技产业,进一步提升全市社会民生事业科技水平,使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培育一批优质科技服务机构,形成科技服务新业态,提升科技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为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服务。

 

    五是围绕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大力开展创新载体和研发机构培育工作。力争培育自治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争取获批自治区级众创空间7家,自治区星创天地3家,认定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5家;争取新增各级各类创新研发机构10家以上。具体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推进科技城建设,积极为入驻科技城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引进国家和自治区研发团队创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充分利用自治区建设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利契机,推动以金山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西部城区发展;重点扶持和培育西部城区主导产业链、优势产业链相关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开展科技合作,鼓励和支持各类科研机构、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在西部城区创新创业,为西部城区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提供新动能。

 

    ——呼和浩特市科创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力争建成面向全市一站式服务的科技大市场,并出台配套服务的政策和管理制度。

 

    六是围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科技创新精准化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科院专家诊断作用,对企业进行“把脉会诊”,并为中科院专家提供良好配套服务;积极培育和组织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通过科技合作组建和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拓宽合作渠道,主动寻求合作机会,广泛开展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政府牵线搭桥的功能,推进全市政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我们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以只争朝夕的劲头继续前进,向首府人民交上一份科技创新的精彩答卷!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