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暨创新方法助力双创专题培训班(西部片区)在呼举办
发布日期:2019/11/25 10:10:27
查看次数:
【字体:

    为促进我区创新创业工作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相互融合与推进,全面提升自治区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1120日,由自治区科技厅主办,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蒙古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内蒙古创新方法研究会共同承办的2019年全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暨创新方法助力双创专题培训班(西部片区)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来自自治区西部片区的七个盟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技术转移机构的相关人员和部分成果转化项目负责人共155人参加此次培训。

    自治区科技厅果管理与转化处处长宿北雁指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在政策、难在市场、难在人才。当前,“技术经纪人”“专利作价入股”“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等热词的出现,实质是在表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多种要素正在被大力激活。结合当前工作重点,科技厅将继续注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四个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和引导,建立和完善成果管理制度体系,细化完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同时鼓励和引导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创造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进一步加强创新方法与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结合,引导创新主体善于应用创新方法立足技术创新,进行前瞻性系统创新,提升待转化成果“先天优势”;进一步厘清高价值专利与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重视战略布局、结构优化、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系统设计,把握从高价值专利产生到转化各关键环节点的配合衔接,注重专利“提质”,促成高价值专利转化“提速”;进一步强化专业化科技成果管理团队的建设力度,加大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管理和运营水平。

    科技厅政策法规与监督处副处长丁惠表示,创新方法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对于从源头推动高价值科研成果产生、引导专业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量提质,具有持续系统的支撑作用。下一步,科技厅将继续加大创新方法宣传推广力度,推进创新方法在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应用。抓好“创新三师”培育工作,着力打造高水平、多层次的创新方法人才团队。加大创新方法工作投入力度,发挥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培训班特邀自治区科技厅成果管理与转化处副调研员杨勇、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科技评估师肖克峰、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宗川、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冰,围绕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转移政策、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与技术转移、创新方法与内蒙古高质量发展、高价值专利培育进行授课,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

    据了解,2015年起国家修订颁布相关法律规定,形成了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三部曲。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指导下,自治区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并于今年3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围绕长期以来制约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堵点,制定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扩大适用范围、下放“三权”、提高奖励比例等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政策规定。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不仅要在后端发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还要把握前端源头创新,以不断提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输出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宿北雁说。

(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宣传中心)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