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重大专项支撑通辽“肉牛”种业振兴
发布日期:2023/1/4 9:16:49
查看次数:
【字体:

通辽市利用北美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为父本,科尔沁牛为母本进行杂交,历时近30年经杂交改良(1993-1999年)、横交固定(2000-2015年)、选育提高(2016年-至今)三个阶段,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尔沁肉牛”新品种草原类型群,填补了通辽市乃至自治区没有专门化肉牛品种的空白。

科尔沁肉牛 种公牛(左)母牛(右)

通辽市是国家重要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素有中国西门塔尔牛之乡“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的美誉。科尔沁牛是我国知名的优质乳肉兼用品种,因主产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科尔沁草原而得名。科尔沁牛因具有生长期短、出肉率高、肉质细嫩等特点,成为通辽市肉牛产业的当家品种,肉牛产业也发展成为通辽市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兼用型科尔沁牛产肉性能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通辽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提高科尔沁牛的肉用性能,解决通辽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缺乏肉牛专门化品种,肉用种牛自主供种能力差、肉牛产业提升动力不足等问题,由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工作站、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科尔沁肉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了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科尔沁肉牛品种培育”(2018年10月-2021年12月 )。该项目引进北美肉用型西门塔尔牛的胚胎和冻精,利用科尔沁牛品种资源,应用现代生物工程和繁殖技术,采用开放式核心群育种(ONBS)和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MOET)相结合,以期培育体型外貌基本一致、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优良、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遗传稳定的“科尔沁肉牛”新品种。

科尔沁肉牛 犊牛群

项目经过四年多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培育的种公牛平均体重1048.8kg;公牛犊育肥10个月平均日增重1350g,架子牛育肥6个月平均日增重1420g;出栏肉牛屠宰率61.1%,净肉率51%,背膘厚度0.8cm,眼肌面积82.4cm2,达到国内中高档牛肉品质;繁殖成活率84.98%。

项目在育种过程中挖掘了肉牛功能基因,辅助基因育种值估计技术,提高了选育优秀种公牛的准确性;对现有体外胚胎生产技术进行优化完善,将 OPU-IVF-ET繁育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商业化制种;在母牛、犊牛、育肥牛的饲养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模式,为新品种的推广创造了良好条件。项目形成实用新型专利1项、地方标准2项、团体标准4项、发表论文33篇、出版专著1部。

牛交易市场

项目自2018年实施以来,科尔沁肉牛冷冻精液逐渐应用于各旗县,目前科尔沁肉牛已广泛分布在通辽市及周边地区,群体规模在100万头以上。项目在通辽市科左中旗建立8个示范点,开展胚胎移植项目推广;以苏木乡镇为单位,建立了23个育种项目区,登记良种母牛4419头;建立了内蒙古科尔沁肉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个育种核心群;在科尔沁区、科左中旗、扎鲁特旗等地设立了17个试验基地;培训基层技术人员908人(次),建立了良好的转移转化与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2年9月,该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受到验收专家组一致好评,综合绩效评价得分91.35,评价结论为“优秀”。

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培育出了适应当前通辽市农村牧区饲养条件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解决了现有肉牛品种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有力推动了通辽市肉牛品种本土化进程,对推动通辽市及自治区种业振兴、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