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我区更是将科技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发展之要,全区上下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聚心聚力完成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好“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让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了科技成果挖掘、展示、转化的通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从今日起,《创新内蒙古》推出系列栏目“‘蒙科聚’成果转化”,带你了解“蒙科聚”的落地转化成果。
高效铁电光伏材料是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光伏和光探测器件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如何提高材料的输出能力和实现它的多功能仍是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近期,一项用于光伏和光探测器件的新材料技术,通过“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成功实现区外转化,该技术研发团队内蒙古科技大学李雍教授团队与云南长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Bi2FeMo1-xNixO6双钙钛矿铁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成果转让合同,目前该材料及技术处于中试阶段。
大尺寸Bi2FeMo1-xNixO6双钙钛矿铁电薄膜
随着能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以及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高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可再生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解决传统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太阳能由于能源总量巨大和高度清洁的优势成为新能源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太阳能发电可以转换太阳辐射能,太阳能发电即转换了太阳辐射能,也利用了太阳的漫反射,且不受地域的限制,成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向。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单晶硅太阳能板虽已商业化,但由于造价昂贵,仍难以同化石能源竞争,这成为阻碍太阳能电池大规模应用的瓶颈。因此,开发低制造成本、高能量转换效率且兼具其他优秀特性的光伏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铁电光伏材料由于具有窄的光带隙、良好的载流子传输和强的可见红外吸收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光吸收能力和较长的寿命,可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领域。”李雍说,2017年科研团队承担的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项目“双钙钛矿铁电氧化物薄膜材料带隙调控和光伏性能基础研究”,成功研制出双钙钛矿铁电氧化物薄膜材料及高质量薄膜制备方法。
李雍介绍,此次转化的成果是一种硅基双钙钛矿铁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与器件技术领域。该项目研发获得了一种硅基铁电薄膜的高效制备方法,设计了一种兼具高光电流输出与高光响应的双钙钛矿材料结构,同时该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环境适应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该项目成果中的铁电薄膜展示了优良的光电性能表现,使其在光电功能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潜力。
“此项技术通过‘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成功转化,让创新项目和相关技术直达产业方,通过供需两端的精准匹配,实现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自治区科技厅成果管理与转化处处长金龙介绍,“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按照“横向一条链、纵向五主干、全区一张网”的总体建设思路,以政策库、人才库、供给库、需求库四大智库作为底层的数据支撑,集成了科技研发、资本运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完善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的科创体系。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