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内蒙古持续提升农牧业科技支撑与创新能力
发布日期:2024/2/6 10:50:43
查看次数:
【字体: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从六个部分提出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和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

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自治区科技厅紧扣内蒙古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求,持续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有力地支撑了我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号文件”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方面明确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是自治区在农牧业领域重点打造的高能级创新平台,2023年园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巴麦13号最高亩产达到683.46千克,创自治区小麦单产新高;园区总产值达到149.13亿元;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4.3%。”

巴彦淖尔农高区巴麦13号小麦品种喜获丰收

巴彦淖尔农高区自批复建设以来,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引进了孙其信、任发政、康绍忠等一批院士专家团队,成功搭建中农大巴彦淖尔研究院等“一院九中心”科技合作平台。截至目前,建成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58个,取得了春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肉用绵羊新品种华蒙肉羊、农业智慧灌溉管控系统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打造了万亩盐碱地改良和耐盐作物试验示范等十个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园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小麦、肉羊、向日葵三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24年,巴彦淖尔农高区将继续围绕“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主题,厚植农、高、科三要素,实施“科技赋能行动、产业增值行动、园区提质行动”三大行动,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建设硬质小麦和肉羊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农畜产品品牌提升等工程,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和全产业链全面增值,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是自治区在农牧业领域重点打造的又一高能级创新平台。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已连续两年纳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非常之举推进科技创新,集中资源力量建强用好科创平台,壮大“国家队”,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建设。

目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已集聚了任发政、孙宝国、张涌等10位院士在内的、100多名高级行业专家、20多名海外专家、1000多名核心科研人员和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累计开展科研项目145项,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如攻克了DHA从“添加”到“原生”的颠覆式技术难题,研制出DHA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喂技术,实现牛奶DHA营养原生化;建立了益生菌菌株研究及高效筛选平台,实现益生菌菌株高通量“靶向”筛选,比传统方法筛选速率提升30倍左右,其准确率高达65%以上;率先开发出了国际领先的包埋技术,使益生菌在耐消化、耐加工方面提升千万倍以上,并具有靶向释放功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式创新。

2024年,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将继续围绕“中国牛、中国养殖模式、中国原料、中国装备和中国标准”五大战略目标,聚焦功能奶牛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等19个方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攻关,解决制约产业链的技术瓶颈问题。启动乳业国创中心二期项目,重点解决奶业产品结构单一、精深加工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的突出问题,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引领乳业高质量发展。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是自治区落实五大任务、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科技“突围”工程的重要抓手,自治区科技厅集中资源力量建强用好科创平台,在壮大“国家队”的同时做强“地方队”。持续推动中国农科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自治区草种业、动物疫苗、大豆、生物育种等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助力农牧业科技“突围”。

持续实施种业创新重大示范工程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

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自治区科技厅近年来以重大示范工程为牵引,持续推动种业振兴。2023年继续支持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马铃薯5个优势产业和N个其他产业(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14个项目,同时发布大豆种业创新“揭榜挂帅”技术榜单,支持“大豆优异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项目。目前,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顺利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高端奶牛种源挖掘及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创新”项目建设的奶牛核心育种场

其中,“高端奶牛种源挖掘及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创新”项目,立足国家与内蒙古“种业振兴”战略目标,挖掘国内高品质奶牛遗传种源,自主培育出优秀种公牛,实现了乳用种公牛国内在美注册荷斯坦奶牛遗传评估成绩的历史性突破;创新了性别控制奶牛胚胎生产关键技术,从2021—2023年已经累计生产30000枚13吨以上的高产奶牛性控胚胎。

“马铃薯优异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项目,针对我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痛点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共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412份,筛选出与目标性状相符合的优异种质资源70份,创制出优异亲本材料36份,育成符合目标的抗病加工专用型新品种3个,抗旱优质鲜食新品种4个,新品种示范推广11.7万亩。

马铃薯种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培育的中加系列种薯正在收获中

“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项目,项目针对向日葵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手段不足等产业发展痛点开展创新研究。已收集国内外向日葵资源205份,鉴定120份;筛选出抗列当、抗黄萎病、耐菌核病、高油酸优异种质资源55份;筛选出优良组合55个。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登记向日葵新品种5—7个,新品种示范推广将达到30万-50万亩,平均增产10%以上,实现我区向日葵生产用种自给率90%以上。

“优势特色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项目,针对我区优势特色蔬菜产业存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专用品种及蔬菜产业化生产种子进口依赖度高等瓶颈问题,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52份,配制蔬菜新优组合606个,筛选出优良组合7个。项目完成后可选育蔬菜新品种(系)8—10个,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2万亩以上。

“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项目,针对我区地方牛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不强、现有肉牛品种选育亟待加强以及缺乏专门化肉牛精细营养调控等问题,坚持自主创新,培育具有中国本土特色,适应内蒙古饲养,又可以与国际上顶级肉牛品种相媲美的高性能肉牛专用品种。“肉羊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聚焦制约肉羊种业的关键核心问题,通过广泛应用表型精准性能测定、分子育种、基因组选择等技术,建立优质肉羊联合育种技术体系,解决专门化自主品种缺乏的“缺芯之痛”,支撑和引领内蒙古肉羊种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区由种源输入型向输出型转型升级的目标。通过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我区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了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主培育的“杜蒙羊”新品种规模化养殖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之年。自治区科技厅将持续加大农牧业领域的科技投入,通过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进一步提升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科技支撑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 纠 错 】 【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